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集體記憶

文/蔡坤龍

時間過的真快,咦!不是昨天才開說明會而已嗎?轉眼間四個月過去了,整個活動已到尾聲了。在這段期間裡,結識了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和座落在山、海、平原十個不同特質社區的居民。帶著不可思議但終究是事實的心情,回歸到原本的生活狀態。
正因為「認同」,是一種共同經歷的情感過程,所以藝術家和居民經由彼此「交心」、「參與」、「學習」而建構動態空間性,是充滿期待與熱情相互投入,而此層關係,恰如店鋪商家與顧客間的關係模式一樣,將因為對應態度及品質好壞,將直接影響商品銷售的成功可能性,因此顯得十分重要。
藝術家就自己的本職學能專長進入社區,然而居民對於藝術家所要推行的事物,卻有某一程度的「落差」在。想必在這樣的「擾動」下,對藝術家及社區資源都是一種消耗和負面的影響,是藝術家對社區了解的不夠深入;或是藝術家特異獨行的行事風格,還是社區本身組織上的不健全……,值得發人深省的。
「參與」,不論藝術家有怎樣天馬行空的想法,若能獲得社區居民鼎力加持下,藝術家就會為自己天馬行空計劃負責。即使是要吞劍、跳火圈也在所不惜,往往還會有脫序演出加碼演出胸口碎大石的戲碼,博得居民滿堂喝采;反之,就會發生藝術家獨自唱獨腳戲,台下觀眾屈指可數,只好含著眼淚帶著微笑,勉為其難的下台一鞠躬。
「學習」是藝術家和居民微妙關係,藝術家在社區實踐自身計劃時,起初大都以自己的經驗法則進行,往往都會有些脫稿演出,適時從「做中學,學中做」的態度,調整自身計劃以利完成計劃。在兩者互相學習、成長交換心得下,客觀的反應出藝術家被認同的具體程度。在社區裡深不可測的高手,實在太多了,然而有些藝術家就缺乏跨領域的概念,時常讓這些高手殺得措手不及,無法招架。即使是如此,但那也無妨,因為高手的適時給予出招,這種「回應」最起碼是鼓舞了藝術家創作的熱忱,了解到自己的行為不只是孤芳自賞的創作而已,因而產生創作的原動力。
在這次行動中裡姑且不論成效,其最有意義的地方在「過程」。過程中所經歷點點滴滴是藝術家和居民及整個工作團隊,所共築的集體記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