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戀戀大埔水水故鄉 水庫節成果發表

【新聞稿】嘉義縣政府文化局主辦、大埔鄉公所協辦的「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共有林家瑜、柯燕美、陳俐璇、洪意晴、張耘之等五位藝術家進駐大埔鄉。從六月中至七月底與社區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互動一個多月後,將於9月23日起在大埔美館開始為期一星期的成果展,與鄉公所主辦的大埔水庫節相互輝映。展出內容包括: 繪本、陶藝、攝影、彩繪石頭及大埔之音等。

來自花蓮的林家瑜,為大埔製做了《水水故鄉—曾文水庫的家》繪本。林家瑜細膩溫馨又充滿魔力的畫筆,讓讀者透過小朋友的眼睛,一起了解大埔的風土民情,讓這個景色美麗的地方,終於有了一本相襯的書。大埔鄉公所也特別趕在水庫節前夕,出版了這本精緻的繪本,與大家共享。
陶藝工作者柯燕美則在駐村期間,引導永樂社區居民和大埔國中同學進行陶藝創作。她特別試著把大埔的竹碳粉加在陶土裡,希望開發出屬於在地特有的陶藝作品。陳俐璇則與大埔國小的小朋友,透過攝影鏡頭記錄和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而到過許多國家駐村創作的洪意晴,不只有許多精采的個人創作,也出版過繪本。在大埔,她引導親子用路邊撿拾的葉子、石頭來彩繪,創造出相當令人驚豔的地景創作。而在聲音領域一把罩的張耘之,與助理一起收錄了大埔的蟲鳴蛙叫,也錄製了鄉長夫人主持的陶笛班的演奏,更幸運的是,他們還收錄到75歲的長者--陳連興自編自唱的雜唸歌;這歌謠是陳連興在十六歲,於牧牛時所作,經配音後重新呈現,期待大人、小孩都能朗朗上口。

大埔早年由於各地遷來及退輔會分派的退伍軍人到大埔定居,曾使這區域人口數達一萬多人。在曾文水庫興建以前,這兒居民主要生活在目前水庫的位置,大多務農,一年可有二期稻作。1967年水庫工程開展後,大埔溪河床和台階地皆成為水庫的淹沒區,原鄰近大埔溪河床,如紅花園、牛舌埔等七個聚落都被迫遷村。在這過程中,一部份居民上移至今大埔村、茄苳村等地;其他則選擇外移,在政府安排下,集體遷徙至彰化縣王功及高雄縣高樹鄉。所以現今大埔鄉的戶籍資料上雖登記有三、四千人,而真正留在大埔者卻僅有兩千多人。隨著時代的變遷、水資源保護政策所導致的產業衰退,使得鄉內人口外流及高齡化,加上因為位居偏遠,教育資源十分缺乏。所以,如何兼顧水資源與生態保育,產業及教育發展,就成為地方重要的課題。

此次藝術家進駐社區,由策劃人吳瑪悧召集多位藝術家針對大埔地區特性及隔代教養等議題,以國中、小學作為主要的切入點,共同透過藝術來學習。而藝術家在進入社區後,也透過小朋友而認識社區更多的人,甚至已成為社區的一份子。

未來大埔還將有三位藝術家進駐—香港電視台的錄像工作者鄭智雄、善於雕塑空間的黃文淵和攝影專業工作者鍾順龍。他們將在市街上,跟大埔居民有更多的互動,並且協助重塑社區人文歷史影像館。期待「讓土地長出藝術,讓藝術豐富社區」的理想,在大埔開花結果。

9月23日至9月28日大埔駐村藝術家們將藉中秋佳節,於大埔美館展出這段時間與小朋友、與居民互動的成果,邀請各位鄉親、返鄉遊子與遊客,共襄盛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