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凝聚美好的時刻

文/丁勝義
東後寮是由東光村、東榮村所構成,是很典型的農村社區。居民多數務農,熱心純樸,對於社區的事務,有很強的向心力,是構成此次參與嘉義縣北回歸線藝術行動的動力。在藝術家蔡福昌、黃法誠、盧銘世、周靈芝、容淑華等老師的帶領下,讓社區的閒置空間得以再利用、美化,風土民情、人文得以重現。社區的老人與小孩,參與此次的活動,有更深層的人生體驗,使居民有更好的凝聚力。在此也感恩老師們,對於社區的付出,使能成為永續發展的社區。

用影像探索,家園與心靈角落

文/周靈芝(駐村藝術家)

東後寮人情味很濃厚,是個典型的農村社區。村民很樸實、誠懇。小朋友也非常活潑可愛,熱情迎人。
這裡的青壯人口外流嚴重,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之前就聽說社區內阿嬤們有義工組織,也做了不少改善社區環境的努力,頗得外界讚揚,並受到不少重視,很多活動更是衝著這群義工阿嬤來設計,畢竟她們是最佳的社區動員人力資源。相對地,我發現兒童的部份較少受到關注,缺少以兒童為主體的設計,比較像是老人的附庸,因此進入社區後,我把焦點逐漸帶往重視兒童為社區未來主體的方向。
一開始,我的角色比較像是村裡來了一個專屬攝影師,只要村裡有整理環境的工作在進行,村長多半會來通知我,讓我去拍照做紀錄。漸漸地,我讓小朋友擔負起這個角色。一旦她們學會使用數位相機的技術後,便可以帶著相機到處去,拍她們喜歡的東西,也拍村裡正在進行的工作。這是我從社區培力的角度著想,為村裡培養影像紀錄的人才和興趣,同時也可以強化兒童和社區間的情感連繫。
小朋友的部份,我特別辦了兩個工作坊,分別是錄影工作坊和動畫工作坊,以及一次兒童的社區外參觀拜訪。阿嬤們則因另有社區外參觀拜訪,加上她們原有活動及工作負擔已經太重,我只辦了一次基礎攝影工作坊。
相較而言,社區老人家態度較保守、對現代化的電子設備較陌生也較慎重,比較害怕出手。小朋友則充滿了好奇和直率,對於數位相機的使用大膽且勇於嘗試。我教她們簡單的採訪錄影,以及用活動的方式來體驗動畫的形成,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之後又辦了一次社區外的兒童參訪之旅,設定適合兒童的社區博物館和畫展為主題,參觀了竹崎鄉紫雲社區的童玩博物館和嘉義鐵道藝術村的黃法誠個展《小明當道》,法誠剛好也是藝術家駐村計劃中東後寮社區的行政助理,對小朋友來說,是個親切的大哥哥。最後並帶小朋友去吃中飯,飯前先介紹了西餐禮儀。這次參訪同樣引起小朋友非常熱烈的迴響,頻問「明天還有沒有?」
阿嬤們在基礎攝影工作坊中雖然依舊很小心翼翼,但有一位在我的鼓吹下舉手願意把相機帶回家練習,之後更在一次工作中,教另一位義工阿嬤如何為她們拍工作紀錄。她自己非常開心能教別人如何照相,我更是開心,因為她就像是一顆希望的種子,可以把如何使用相機這種技術實踐逐漸擴散出去。
由於和村民們老老少少都處得相當愉快,小朋友更是一有空就自動到古厝來找我,無形中也增加了她們對古厝的認同和好感。和都市的孩子相較起來,他們所享有的自然環境相當不錯,但文化環境相形欠缺,包括物質層面的設施與精神層面的引導。對於東後寮社區的未來發展,我認為如果能再加強兒童方面的考量會更棒,甚至可以在古厝內設置兒童數位中心,備有電腦及網路,以及小小的放映間和讀書室,結合歷史與未來,哇!那應該會超讚的。當然這只是我的想像。未來如何,其實是需要社區、專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全體考量。

讓人不能拒絕的愛

文/容淑華(駐村藝術家)

雖然八月底就已經來到東後寮,不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社區裏走動,村裏的人都會打招呼並邀約聊天,有時短短的路程可以花好幾個小時才回到丁村長的古厝,一天的光陰很快就過了,村民深厚的純樸氣質深深地吸引著我。
住在丁村長家的古厝,有老阿媽、阿鈾及靈芝作伴,也許是古厝和庭院的關係,儘然讓我有回家的感覺,星期天的離開居然帶著不捨。
戲劇活動從九月七日晚上開始,來了大約二十五位社區居民,大部分是東光村和東榮村的義工群,兩位村長和義工隊隊長則是唯三男性在列。從自我介紹、鏡子模坊遊戲、類大風吹的「採桑椹〈台語發音〉」暖身活動,從題目發展到鏡像劇,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來到東後寮後,我一直反覆思量:東後寮為什麼需要戲劇?戲劇可以爲東後寮社區或居民帶來什麼?戲劇和他們的生活有著什麼樣關聯?
九月九日我去訪問生態池阿媽陳黃素女士,最後,我問她:「戲劇活動好玩嗎?」她說,那天白天心情不好,晚上去上課玩得好開心、笑得好開心,她很期待去上課。
對,或許在開心的當下,有相互信賴之感,才能夠彼此進一步地交心、談心,彼此一起合作,做一件有趣而且是有意義的事。
從訪問到活動的開展,從一些遊戲、肢體唱遊、和即興說故事的過程中,慢慢地表達自己聲音、說出自己的想法,從開始到結束,他們都一直說:「不會,不會。」嘴理直喊不要講故事,可是結果總是讓人驚艷!講得真好,既真實、真誠又是生活經驗的反映,這不就是我們經常追求的「發言權」。
例如,陳翁蘭老太太畫了一個讓她覺得開心的小太陽,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清晨的太陽是小小的,很溫暖,不熱,她可以出去掃地、散步,很舒服。」不需要說自我成長這麼嚴肅的字眼,也不要去談知識份子所說的empowerment,這些都不足以代表村民們情感中的真實,我們都在感同身受的當下,在每個人情感表訴的同時,認知已被建構的,涵蓋自我、他人和環境。
在這麼短的時間要呈現一本屬於村民自己的文本,演給社區的居民觀賞,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已經可以看到一些淡淡的描繪,這倒是真的,要做的功課還很多呢!或許也可以為我之前所提出的問題找到答案吧――建構屬於東後寮的故事,不只是過去,還有當下的現在,以及對未來幸福的想像與追求。
我,真的很喜歡東後寮,以及東後寮的朋友們。

自信造人,美感塑村

文/盧銘世(駐村藝術家)

繼2006年駐村大林三角里後,2007年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我來到同樣地處邊境的義竹東後寮。東後寮是一個純樸的農村,以平均年齡七十歲的老人家義勇軍聞名在外。而由惠雯媳婦、二位村長及分組義工所組成的行動團,經過多年的操兵,已練就一身俐落的腳手,這裡最不缺的是很多地方還匯聚不起的行動力。當資源回收做得有條不絮,當社區角落一個個被整理出來,當許多體驗課程陸陸續續在庄頭開設,下一個努力目標或許是放下操勞學習享受。如何善用眾人因自我成長所累積的自信,發展成為東後寮獨有的「阿嬤眾議院」,讓老人家不只是被動被邀請來做什麼,讓阿嬤ㄟ純情夢可以一一被理解;又或許下一個小小的決心以不疾不徐的方式,往看來大家玩得蠻開心的「美感塑村」方向走下去。

一種輕微的進入

文/黃法誠(駐村助理)

之所以會參加這次的環境藝術行動,一方面是吳瑪悧老師找我參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對去年所展現的成果十分有興趣:藝術家進入社區後,究竟是如何產生想法、如何實踐?居民又是如何看待藝術家呢?我抱著好奇的心態參加了這次的行動,看看能觀察到什麼。
雖說如此,實際進入社區後,面對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狀況,仍有些慌張與焦慮,加上我這次的工作以行政部分為主,這方面的經驗更是薄弱的可以。不過實際進入整個操作環節中,的確帶給我不少的體會與想法。雖然沒有以藝術家的身分實際進行創作,但是站在行政的角度上,更可以看到不同狀況在發生,這都是從外部無法看到的部分。這點倒是十分慶幸。
在現代主義的觀念中,藝術創作就是一種自我中心不斷膨脹下的產物。但以這樣的狀態進入社區中是否合適?藝術家是否仍應堅守自我的想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藝術家何必需要進入社區?社區又為什麼需要藝術家進入?所以,藝術家是抱持著怎樣的姿態進入社區就變得事關重大,因為相對的,這也決定了社區又該抱持怎樣的姿態來面對藝術家。而我在東後寮的這段期間,也漸漸發現十分不錯的一個進入社區的方式:以一種輕微的方式進入。
輕微有幾個方向,可以代表藝術家進入社區前的期待、可以代表藝術家進入社區的姿態、可以代表社區對待藝術家的姿態。用另一種方式來說,藝術家只是去當一個鄰居,一個稍微多事的鄰居。不是由上對下的教授什麼技藝,也不是去那裡進行個人創作,純粹只是去那裡生活,就是這樣的輕微。我在駐村的期間,常常在下午與周靈芝老師在社區的巷弄間隨便亂晃,遇到居民就坐下來聊天,聽他們說說社區的故事,也說些我們自己的故事。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姿態是對等的,他們也會發現你很重視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也會開始重新去認識自己已經習慣不過的生活環境,重新發現自己生活週遭的價值。藝術家的特質自然會帶領居民發現,而居民也會帶領藝術家學習不同的領域。所以我常對外來參觀的人解釋,藝術家進駐不是要教他們什麼技藝,也不是要在這裡做什麼創作,而是做為一個新鄰居,陪伴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園,感受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而展現自己的體驗。
在這樣的互動之下,我們發現居民的主動性變高了,意見變多了。其中一個例子是,居民們自己發起了一個討論,希望能做一個代表社區意象的火車頭(因為這個社區仍保留了以前糖廠火車的鐵軌,而且東後寮的發展就是由糖業所帶起的)。一開始他們希望此次行動的召集人蔡福昌老師幫忙構思,但蔡福昌希望他們能自主討論構想,並沒有參與太多意見。於是在這樣的自主行動下,社區自己規劃了一件屬於自己社區的公共藝術(之後他們還整理了幾塊空地成為花園,一樣是自主行動的,而且成果十分不錯)。這樣的自主能力的展現是令人興奮的,有別於以往由藝術家帶領的由上而下方式,更可以展現出居民自己的聲音,更能代表社區的精神。藝術家進入社區,並不一定要使出渾身解數般的投入,若以陪伴的姿態,當一位多事的鄰居,藝術將會滲透

駐村結束,夢想繼續……

文/蔡恭和(四股社區居民)

這次成果展是除了進香外,社區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的一個大活動,小小的村子卻有多組紀錄片拍攝,還有報章雜誌的報導,與這麼多團體的參與。社區多數人也第一次開了眼界,我想對我們這些年輕幹部來說,是一個無限希望的開始。
盧老師是最常與社區少年特攻隊互動的老師,成果展結束後,盧老師要離開之前,坐在我身旁與陳副局長等人心得分享的那一刻,是我最難過的時候,很不捨,雖然知道盧老師會再回來,但是心中卻有說不出的一股酸楚。
記得第一次盧老師與我們一夥人初次見面時,我即對盧老師提出,希望在藝術家駐村結束後,社區內可有一群對藝術志同道合的朋友,將環境藝術行動延續下去,不只在社區,更可以到鰲鼓溼地。這是一個夢想,一個堅定的夢想,也是一個目標。
有人說我的「四股自然生態藝術村」是一個夢想,我有時也很希望它是一個簡單的夢想;但是太多的人、太多好朋友對四股及鰲鼓溼地的關心,我想它是一個責任,無法卸掉的責任。
藝術家駐村告一段落了,我想也是我們覺醒的時刻!感謝所有對四股及溼地一份關愛的朋友,也邀請您一起與我實現藝術村的夢想。

一起出發的力量

文/蔡英傑(駐村藝術家)

四股社區形成的地理環境,其特殊性有它的時代背景,有一點像逐水而居而後定居。居民早期從各地來打工,一起做工寮,就弄個可以避風避雨的茅草屋,因長時間為農場工作,年復一年,慢慢的聚成村落;也因個人信仰不同,而有教會及道教神明並存。四股社區位處東石鄉最北邊村落西邊,是全國最大溼地,每年候鳥、留鳥的數量種類龐大,是觀賞鳥類的聖地,有這樣豐富的天然資源也成為社區無形的資產,如何利用有價資產也是社區期待的願景。
而讓人較擔心的還是人的問題。雖然社區已具備參與的能力,也有相當程度的認知,願把時間奉獻出來,但社區小,大多人口外流,忙於工作,時間尚難以配合;因此每一次的社區活動,還是要充分地讓社區民眾明白這是社區共同的事,共同為社區盡一份力。畢竟再多社區資源介入,還是要回歸到社區民眾一起出發的力量,因為這是為子子孫孫的未來,所做的投資。

幸福創造工程

文/盧銘世(駐村藝術家)

四股社區地處鰲鼓溼地,聚落雖小,但將來平地森林結合溼地豐富生態必將是一塊深具魅力的寶地。駐村期間感受到福田、文賢、秀錦阿姨、淑麗、恭和及社區眾人對四股這個原本較為封閉的社區,開始學習公共參與的熱情,這份熱情決定四股聚落是不是可能發展成小而美、小而幸福所在的關鍵力量。觀念決定行動,進而影響品質與價值,四股的朋友們應當也會同意,這裡未來種種,一定要植基於永續家園的考慮,如何發揮創造力將蚵棚、咁仔店、工作室、閒置校園乃至想像中環庄的「村上村樹」優質實踐。
如何透過發生在社區更多美麗檔案累積成感動,讓還沒機會一起努力的鄉親捲起褲管,拉起袖子和四股少年特攻隊的瑋呈、偉廷、大妹、小妹、志聰、至蒝、億宏…玩在一起,在生態美感遊戲中,陪孩子們和社區和飛鳥與魚一起成長,這是一幅極有趣,可以在四股被期待的畫面。
將影像、音樂、舞蹈、手藝、器皿帶入社區和居民一齊討論一起完成,這種在地生養的作品,和邀請藝術家獨立完成他上手的作品的精緻細膩是不能相比的。就作品而論,相信所有藝術家都有能力完成他主觀想要的作品,然而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走得卻是一條客觀修正的路,藝術家在社區是協助者、是播撒種子的人、同時也是走出傳統藝術殿堂的先行者。讓藝術為生活服務,唯有進入生活的藝術才稱文化。這是一趟藝術創作者的學習之旅,也是不論山、海、平原各社區重新發掘自我、認同簡約、素樸、美感、利他、永續為時尚……。
這是一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能須努力的幸福創造工程。

藝術家讓居民都成了藝術家

文/王玉華(新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2007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新厝駐村計畫於十月二十五日在新厝社區新興宮舉辦成果展。在二個月的藝術家駐村行動,新厝社區的收穫太多了。蔡英傑老師牡丹壁畫成為新厝的特色;村莊入口的波斯菊,是由六美國小的小朋友進入社區行動所完成的作品,把社區和學校的師生緊密連結在一起。
吳娟老師的面具製作過程,拉近了社區人與人的距離和感情,每天下午在廟口都聚集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袋鼠媽媽。看到小小幼兒嬉戲跑跳,都有一種很期待的心情,希望這些年輕的媽媽能把教養子女的責任,當作一項偉大而重要的事業用心經營,因為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未來的希望。
藝術的種子已經在新厝社區發芽開花結果。社區的吳賞女士,帶著兒媳把自家的牆壁畫得很有特色,原來社區也有這麼傑出的畫家。
黃國蘭的竹編手藝技巧更是一流的,將昔日農村的傳統器具,把文化及手藝傳承下來。只要天氣晴朗,晚上都會把泡茶用具端出來,在燈光及月光下一面喝茶,一面編製各種傳統竹編用具,一邊談著古早的故事,一邊舉杯小酌,大夥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十月二十五日成果展圓滿落幕,社區的阿公阿嬤和小孩子最高興了。老人家直說康府元帥聖誕從來不曾這麼熱鬧過,藝術家駐村團隊也隨著康府元帥出巡,各個裝扮帶著各式各樣的面具、頭飾,原來神明生日也可以用這樣另類的方式來慶祝。感謝縣府文化局長促成這次新厝藝術家駐村行動,藝術家的進駐,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讓社區的人文、景觀更有特色,希望能夠永續發展。更感謝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投入,有這麼多的因緣組合,才能成就今天的成果展。由於藝術駐村,融合了社區居民的感情,開拓社區居民的視野,使純樸的居民感受到藝術薰陶的氣質,讓社區居民都成了藝術家。

感染力,讓我們同在一起

文/蔡英傑(駐村藝術家)
第一次進入新厝社區的印象確實讓人感動,社區就是這樣漂亮、乾淨、整潔,看不到垃圾或是菸蒂,而村落整體有點像雞蛋的造型,從村口東營左側,往廟口再回到東營的右側一圈。東營的位置像在雞蛋尖端,廟口像雞蛋底部,這樣優美社區的環境,是靠居民長時間用心整理出來的,真是要為他們的用心鼓掌。社區居民對這次環境藝術行動跟之前社區營造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參與、學習、觀摩應該更具熱忱,活動讓自己、社區為以後子孫營造生活環境儲備能量。
社區理事長及工作夥伴熱心的想為社區貢獻心力,任勞任怨犧牲奉獻的精神真令人欽佩,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真是煩雜而瑣碎,他們更需要社區居民、老老少少伸出熱情的手來參與,一起為社區的生活環境改造共同打拼。所以接觸到社區居民,很期待用一種遊戲輕鬆的方式,為他們做一些事或他們想做的事。在施作之前,透過聊天、互動傾聽社區古早古早或是日據時代的故事,其實每一個村落的形成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從村裡凝聚每家每戶的信仰中心、春耕秋收農忙、母雞帶小雞散步,都是我們農村豐富的景象;還有小朋友的童言童語所夾雜的無限想像空間,都有可能成為題材內容。透過談話發想是居民給藝術家的啟發,或是藝術加給居民的引導,相互成長,認知取得共識,而後執行。俗語有一句:「會的不會的人手多」;還有一句:「多人東西好吃」。這種感覺講的是感染力,有一種眾志成城的意思。不管老的少的、不分男女,在這氛圍之下,社區凝聚是情感上的聯繫,而這個過程是甜蜜、溫馨,所展現的笑容是最真的。

活在生活中

文/吳娟(駐村藝術家)

這次「駐村」,特別是在六腳的新厝社區――一個安靜且人口稀少的社區,感想特別多。
剛到村子時我並沒有找大家來開會討論,而是想先安靜地把自己放在這兒,並且慢慢感受社區的一切。新厝沒有活動中心,但新興宮康府元帥廟前面的廣場是居民重要的聚會場所,是新厝居民的信仰中心,也幾乎是新厝的人文活動中心,社區所有的大小事務都是在這兒決定的。於是我第一天的駐村計畫就是先把廟的一邊整理成可以和大家分享及聯絡感情的地方,因為接下來大家要一起共同參與完成一件重大任務,就是農曆九月十五的廟會踩街活動。
首先我把之前活動用的獅頭拿出來擺放,以便為來詢問的村民做解說,獅頭的製作方法是用紙糊,底部再用粘土塑形,然後將紙黏貼在做好的模上。果不其然,馬上吸引居民的好奇,更有趣的是,在這過程中,每天都有不同的發展。三天後,已經有一位八十一歲的阿嬤,一起加入面具製作的行列。因為社區的人口很少且能來參與的人,多半是幫忙帶孫子的阿嬤、媳婦,以及做完農事後,還有體力來幫忙的阿公;另外就是一、二位國中小生。社區的精神人物是退休的吳長法校長及理事長玉華大姐,玉華姐是行動派,而校長會幫忙她處理電腦文書上的工作,一個文一個武,兩者搭配非常契合。這一次也是她幫我牽線,讓社區的阿公阿嬤願意出來一起玩。
剛開始做社區的阿公阿嬤們是沒啥信心的,但經由我與她們親切的互動和互相激勵及引導後,她們也漸漸地會去指導新來的朋友,我突然覺得大家都很惜福,一種農村社會的真。
這社區的人,有時會讓人覺得一動不如一靜,不過我倒是覺得,團體活動還是需要去創造一種機緣,讓大家去享受體驗過程的美好。而我們現在可是變成姐妹會了,目前廟前糊紙創作,是婆婆媽媽聊天的好地方,前幾天阿嘉姐還唱了一首好聽的台語歌,也打開了大家的話夾子。
在駐村過程中,雖然也曾想盡辦法鼓勵大家發揮創意,但畢竟對阿桑來說,最好的方法還是我一句你一動,不用想太多的去做,所以我也只能用簡單的方式,比如說重複性的動作,對老人家來說是比較簡單又易懂的,當然不只是手動,嘴巴也會跟著一起動。於是我們在手動口動的操作過程中,往廟會嘉年華的目標邁進一步。
剛開始有一點辛苦,因為來幫忙的人總是三三兩兩,不過後來,認識的人多了,也認識附近幾位年輕媽媽,她們最近都天天來,而且是帶著小朋友一起過來。所以在互動過程中,廟口廣場也變成臨時托兒所,而我也變成名副其實的托兒所館長!小朋友們有時嬉笑,有時哭鬧,媽媽們也因此妳一句我一句的,而我們也漸漸變成閒聊的好朋友了。她們是非常棒的媽媽,特別是大家都練就了一身絕活,那就是超強無敵的嘶吼聲,廟口也頓時熱鬧了許多。
廟會踩街算是大功告成了,最後還是要感謝玉華大姐,我看到她對社區的熱誠,而她的付出,也是社區居民都感受到的;我想真正活在生活中的人,就是最美的藝術家了。做了一首詩,為我們的廟會暖暖身(請用台語發音):
新厝新厝爬樓梯,廟會鬧熱來吃甜,我來做舞獅,阿嬤笑咳咳,新厝最美大家知。

說聲「謝謝!」

文/官宗正

今年很榮幸當選理事長,延續了去年藝術家駐村活動。村民參與踴躍、作品琳瑯滿目,唯一美中不足,柯羅莎颱風攪局,無法順利舉辦成果展。希望明年能再延續駐村活動,展現新的藝術村風貌。
在此感謝文化局,及藝術村團隊,希望有空再來豐山指導我們可愛的豐山,謝謝!

我們在我們不在的地方

文/王耀俊

空間是權力的遊戲
雕塑自從脫離實用性和裝飾性物件的生產活動之後,以其佔據空間的特質,常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探討人與環境微妙關係的重要形式。雕塑作品即闡釋人與空間微妙關係的形式表現。
以豐山的自然條件來看,的確是非常適合發展雕塑創作,至少,這裡的石木竹資材現地就有,社區裡面有興趣往這條路走的人也可以循序漸進地發展出蠻好的作品。譬如簡天賞、易錦玉和劉桂碧等人,其實已經自發性地創作了一些相當有質感的石木竹作品。
時間是意念的競技
任何文化在思考傳統的延續與創新時,總是得面對歷史感的不確定性。「歷史感」或者稱之為較接近生活經驗的「時間感」,它在現實生活場景中是無所不在且影響深遠的。環境藝術行動計畫所期待的藝術家行為和社區居民的環境意識之間,顯然存在著極大的落差。本人的豐山駐村計畫第一個面對的難題便是「歷史感/時間感」的隱而不察,所有可被安排作為聚眾交流的時間都比較是零散的,比較難以形成規律的序列組合。這個部份是今年駐村期間,本人和林彥伶老師所面對的新挑戰,從七月手抄紙到八月木雕,我們幾乎可說是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局面。
旅人的凝視與遺忘
在文化的養份來源相當多元的時代,如果我們想要發展一種足以代表當地精神的作品,本人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歷史的脈絡回溯藝術發生之前的文化狀態。從早期單純樸素的文化特質中找出與現在的風土民情相契合的元素,藉以創造具文化深度感的當代作品。
創作材質的豐富性是豐山在社區生活美學發展上的優勢。溪邊的石材有先民拓荒時期的辛酸史,山上的木材可以滿足生活和心靈的需要,植竹取筍的傳統也已經成為豐山的飲食文化。這些身體的勞動經驗和物質環境所影響的身體知覺,大體上都是豐山住民特有的生命風貌。細數這些寶貴生活資產的同時,某種嚴苛的生存考驗也正如影隨形,旅人和過客來來去去,社區的地方文化創造也許就值得從這些單純質樸的生活智慧開始。
戀地方
這幾年台灣社會相當重視文化的創意生活,政府和民間都投入許多人力物力來建立文化環境特色和消費機制。這充份顯示人們已漸漸渴望從熟悉的記憶中尋找自我的認同,文化創意的發展正好提供人們一個投射自我感性的領域。
豐山需要社區住民一起坐下來凝聚共識,豐山的男女老少需要多一點機會聚集起來聊聊天和說說往事。豐山的歷史離不開與石鼓相伴、相抗衡的真實性,每一戶豐山的家,都是和石頭一起奮鬥而建立起來的。家門前的石頭,路邊溪邊的石鼓,橋頭的整片石鼓牆,豐山的住民若能「以石之名」來紀念長輩和自己的奮鬥歷史,將會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未來,也希望能有石雕工作者繼續到山上與豐山的住民一起交流石雕技法和創意。
不見不散
「擁有什麼」是短暫的,「努力過什麼」則會成為無法抹滅的歷史。面對人生的許多考驗,我們無法預知生命的路徑將如何完成。也正因為如此,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我認為創作的意圖一方面在於理解自身的認同問題,另一方面則是面對所處時代的歷史真實。豐山是一個封閉型的山村,具有特殊的生態資源和秀麗的風景。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人短暫地成為豐山的常駐客人,在這個美麗的山村中體驗了難得的慢活滋味。這段期間我們全家認識了許多人,許多人也許尚未認識我們。然而,這些實實在在的相處和對話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

遇見夢想的起點

文/林彥伶

好蕪寮2007.07.12
工寮是官理事長(豐賓山莊的主人)免費提供給駐村藝術家作為駐村期間的工作室。其實這個工寮是理事長家宴請好友及遊客烤肉的地方(我們進駐了以後怎麼辦?不再烤肉了嗎?還是拿我們的作品當柴燒了!)不管怎樣,提供了這樣一個地方讓我們先作夢已經很感謝囉!
鹿仔樹2007.07.15
工坊開工囉!今天我要示範古老的造紙方法。首先砍取來構樹,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鹿仔樹 。這種樹遍佈台灣各地,它尤其喜歡在遭受破壞後的土地上生根,也算是復原土地的先發部隊。剛開始告訴村民說要採構樹,大家都霧煞煞的,後來說是鹿仔樹才恍然大悟。尤其是年紀稍長的人,就開始回憶起那段既甘又苦的童年往事 ,他們小的時候都要去砍鹿仔樹的葉子餵雞鴨,還有剝樹皮下來當繩子 。雖然很熟悉鹿仔樹 ,但這種樹用來抄紙 ,對村民來說還有點無法和他們小時候的記憶連結。
石頭公2007.8.18
這一天,觀景民宿的老闆來到工寮,談到豐山的特色 ,在他的引介下,造訪了黃前村長的家,也就是豐山有名的「石頭公」所在地 。聽主席說,以前在豐山 只要比較「不好養」的小孩,都會被帶去當石頭公的義子,他自己本身就是個例子。這個曬滿衣服的巨石就是「石頭公」, 真是位慈祥的好爺爺呀,不僅要保護豐山的村民也要幫忙將衣服烘乾。另一位阿婆是村長的媽媽,是豐山的第一位產婆也是唯一的一位,九十幾歲了,身體非常的健康。很有意思的組合---一個將生命平安的送達(產婆),另一個庇祐生命健康茁壯(石頭公)。
竹劍與竹杯2007.08.23
來到豐山沒多久就發現這裡很多竹籬笆,而且每一餐都一定有一道菜和竹筍有關。就拿早餐來說,「竹筍煎蛋」就讓我嘖嘖稱奇,長這麼大第一次知道竹筍還能和蛋一起煎,而且竟然還非常的美味。這裡的竹籬笆編法非常的簡單,雖然不是滿山滿谷,可是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有,雖然有很多殘破不堪被丟在一邊,但是總可以知道竹子在以前的豐山是常被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
小小訪客2007.08.27
颱風來臨前的某一天,照慣例我和王耀俊在好蕪寮一邊工作一邊等待村民的造訪。我兒子則是拿著竹劍一下子削這邊,一下子要重綁,一副非得要把竹劍做到盡善盡美不可的架式,但一下子又跑的不見人影。不一會兒他出現了,可是這次在他背後竟然多了三個小孩。其中有一對是兄妹,看見我們在工作好像發現新大陸般的歡喜。尤其是哥哥對我正在操作的事特別感興趣,不過在他還沒開始問東問西之前,我兒子就搶先的把抄紙的流程,巨細靡遺的告訴他們。在他們聽得一愣一愣之際,我就順勢邀請他們一起來做做看。於是兄妹兩各抄了一張紙,而且還約定明天還要來繼續做。頓時我的成就感湧了上來,沒想到終於有人對抄紙有興趣,這讓我燃起一些信心,或許作品完成後可以再吸引一些人前來。
秘密2007.09.19
這一天當我在好蕪寮秘密進行我在豐山駐村的第二個計畫時,那兩位小朋友再度出現。其實也不是在進行甚麼秘密計畫啦!而是有一段時間都沒有人造訪好蕪寮,我自己一個人悶著頭做東西時,突然這對兄妹又來了。看到我做的馬賽克,好像發現了什麼大秘密般,直嚷著:好漂亮唷!我們也想做。(真是捧場阿!)好蕪寮的馬賽克創作,如預期般引起一些關注與迴響 ,口耳相傳下,有些人會造訪好蕪寮 ,尋找「傳說中」的「蝴蝶」。下一個作品,我則選擇到比較顯眼卻容易被忽略的角落進行馬賽克施作,這次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加入。當然,佑琳的吆喝也發生了作用;再加上小兄妹的現身說法,更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興趣;村民們及遊客經過時,也會好奇的停下來詢問或聊天。
再會了2007.10.10
下山了,今年我們全家在豐山的進駐計畫就此畫下了句點。感覺事情才剛要開始而已,而且居民好像也「好不容易」要敞開心扉接納我們了,卻不得不因為時間的限制而停下腳步。
說真的這次的駐村計畫最有收穫的應該算是我們全家吧。從剛開始居民農忙、民宿業者的暑期旺季、學校新舊校長交接以及小朋友要上暑期輔導等等不利工坊操作的因素下,以致於王耀俊和我只好帶著忐忑不安的心(都沒做事),享受著山上的美景與悠閒的生活步調,盡情的享受純粹操弄材料的樂趣。
這期間王耀俊和我為了要達成環境藝術行動計畫所托付的任務,我們不斷的討論、檢討、修正方向、尋找各種可能…。然而這一切因為時間的限制,讓我們在豐山的停留像漣漪一般即將消失於無形。再會了豐山的一切!再會了!2007年令我們全家人難忘的暑假!

一張票‧一段旅程

文/陳佑琳

到嘉義駐村的經驗,就像是一段關於季節的旅程;從燠熱難當的炙夏慢慢走到徐風微涼的秋日。我從台北搭三個半小時到嘉義,由民雄到山上將近兩小時的車程,期間每隔兩三個禮拜回台北一趟;就這樣重複地,三個多月之中我和藝術家老師們一起上山、一同找路。
這次,我不是買一張美術館或博物館的門票,去看某個的展覽。但我仍然像是買了張票---這是一張很遠、但不知是不是夠遠的票,卻讓我有機會進入社區。這個旅程也彷彿就是一條探訪來到社區的途徑,試圖敲敲居民的心門並且想像一種回應的可能。
豐山社區
豐山大概可以說是綜集一切我對山林樣貌的想像。由於尚未被觀光旅遊過度開發,山林資源仍然豐碩;沿途的溪流旁是數不盡的大小石頭,村內更是隨處可見碩大的石頭樹立在路旁或是民居附近。往豐山深處的風景走去,你會發現那裡人煙罕至而充滿神秘氣息,也因此深藏許多地方傳說。
官宗正理事長說,豐山的意思其實是指「豐三」:石頭多、瀑布多、吊橋多。石頭多,是老天爺從天而降的恩惠,但若是老天爺給得太多,這時候的豐山就又變成了「封山」,當地人常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自我調侃。
經常面對大自然力量的豐山人,大多有一種特殊氣質,顯現出他們個體獨立的一面;而他們的獨立性與堅忍,或許因為大自然的洗禮而更具有靈性。在豐山,似乎每個人都身懷絕技,石雕、木雕、竹編、手工藝…大概隨手都可以作幾件作品,看得我真是瞠目結舌。而在豐山的日子,是這麼的詼諧且舒適輕鬆,而且帶有一種兒童遊戲般的單純快樂。
太和社區
當地主要的產業是高山茶。近幾年來,太和茶葉無論在的品質、產量都很優良,也讓居民的生活過得無虞且十分優渥,而這一點便反映在社區對文化與藝術的需求,並且對於新的事物抱持有很大的接受度,因此我們駐村的課程計畫大都受到居民民相當程度的歡迎。
太和的海拔大概有1200多公尺高度,日夜溫差也顯的大許多。有時早上大太陽光彩普照,待下午就開始飄來陣陣雲霧、風雨欲來;這些雲霧常常看似棉花糖,我覺得這裡的人就跟棉花糖般的雲霧一樣,帶著豐富的情感把你包圍起來、濃得化不開。
這裡的人情味特別濃郁,知道我是從外地來這裡當助理,都會特別體恤,尤其是郭芳源理事長、郭夫人和怡君就像家人一樣關照,我由衷地感謝;到山上來工作雖然要來往奔波,但是每一餐的豐盛美味,讓我反而胖了一圈。太和就像我在山上的另一個家。成果展結束的當晚,臨要離開道別之際,我還數度紅了眼眶。
關於藝術、關於期待
這次駐村我很慶幸能夠近距離觀察到藝術家們進入社區的狀況。
藝術家們懷抱著藝術的種子,希望進入社區培育藝術的秧苗,而居民們對於藝術家的來到也帶著滿心的期待。但是由此,我們不得不正視到一個「關於藝術、關於期待」的問題。
當社區預設的期待與藝術家自我設定有落差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看待?我們該努力去滿足社區的期望,還是去突顯這種落差的存在?藝術家們本身能夠接受,並且進一步讓居民們明白這種落差的意義嗎?
若社區的期待與藝術家們所給予的方向一致,這樣的矛盾或許並不會出現;然而,此時我們又期待藝術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當同一個社區中的藝術家們各自以不同的形式發展,其希冀引發的意義又是否能讓其他藝術家瞭解到呢?這個藝術家們之間的期待如何達成溝通?
這些背後都隱含一個龐大的「公共」,中間則必須先經過一些繁複細緻的溝通過程。我不時會聯想到一種「丟球、接球遊戲」,豐山社區裡常看到這種大人、小朋友都喜歡的遊戲。村內大多數是王建民的球迷,心中都在期待著一個王建民,在投(接)球的那一刻彷彿達到夢想。
當我們進入社區,投出一個「藝術」的球,但就在同時我們接到一顆關於「公共」的球。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種「藝術」,一個難得的經驗


文/王炳文

除了配合召集人陳泓易教授的藝術計畫主題,針對茶文化的探討,尋找本土茶文化的各種可能之外,經過一個多月的駐村,我一直在思考,我以創意木工的藝術家身分進到社區,我能做什麼?敎授創意木工嗎?社區需要嗎?雖然後來經過討論,上了幾次課,發覺這並不是適合每一個居民的操作模式,但這是一個認識居民的途徑。我因此認識了太和國小的老師,受邀為太和國小的小朋友上課,這反而有趣多了,小朋友的創造力,自由不受拘束,正是創意木工的精神所在。所以這是我經驗不足的地方,如果一開始對象設定對了,那或許大家都會玩得很開心,不過這也是一種學習,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進入社區,要一下子捉到要點是不容易的,邊走邊學習不也正是我們藝術行動的精神所在嗎!

是要幫他們做一個代表社區的象徵或一件公共藝術作品嗎?有意義嗎?或許對於促進地方觀光有一些作用,但要實行,除非時間夠、經費足、居民有共識,願意協同參與,有凝聚社區居民情感的意義,才有可能完成。加上我的社區經驗不足、對社區生態了解不夠,天候也差,幾乎每天都下雨,材料也有問題,短時間要有成果,談何容易。
說到此,就發覺有些事如果不是實際執行參與,會跟原本的想像情況有差距。原以為山上的環境,木頭木板應該很多,因為以前山上的居民就是靠種植杉木維生,而且房子都是木造居多,居民也多有燒材火的習慣。結果討論到需要材料時,才知道現在竟然都是向山下的木材進口商購買。我們當然沒有經費買,而且重點是,這樣一來也沒什麼意義。因為我們說要以土地為本,從土地長出藝術,如不用當地材料做,會變得有點奇怪;用當地材料去做,不管作品好壞、持不持久,作品跟當地文化、歷史與地理才會有連結。加上原本構想要做的形象代表是台灣長鬃山羊,並沒有跟居民共同詳細討論過,這個過程應該要與居民更細膩的規劃討論,凝聚共識,所以這個計畫也就耽擱了。不過我想若提出的構想是好的,時機成熟時,自然會開花結果,如果不是很恰當,那自然就會消失。

我想藝術家不應該將社區變成是成就個人的舞台或工具,消費社區資源來成就自己,使得居民沒有因此得到向上的力量、反而因這樣的動員而消耗能量,或造成干擾,產生後遺症;這或許滿足了少數人的目的,卻不符合多數人的利益,我們要推展一些理念或社區需要做一些改變,是需要從觀念上和真正感受上做起,從心底真正能接受這些好的理念,到發展成實際行動。社區居民是需要學習的,參與的藝術家更需要學習,我們知道種樹的道理,雖然移植大樹(藝術)能快速看到成果,但是這棵樹能不能適應或適合當地環境,則是一個問題;而播種發芽並能長成大樹是不容易且緩慢的過程,但這才符合我們行動藝術的精神:回歸土地,從土地出發;讓土地長出藝術,讓藝術豐富社區。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很慚愧,我知道創意木工應該只是一個進入社區的介面,目的是了解與融入當地,然後才來與居民共同尋找改變或讓人感動的動力,進而延伸藝術計畫。但這部份我沒有做好,只是一直在用當地材料做東西,心裡頭我一直在摸索與反覆,擔心這、擔心那,沒有足夠自信,只有播了幾顆種子。經過這次的參與,我學習到很多,也了解了一些事,就像是說,做好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好更為重要!某些部份需要堅持,不應該沒有主見而隨波逐流,或許這就是我這次真正的收穫吧。

其次,我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許多人,還有認了許多親戚,他們的包容、體諒與配合真是沒話說,當地居民真的很親切、可愛與認真,而不管我是不是半個太和人都一樣,這讓我真正喜歡上太和這個地方,而不只是老婆的故鄉而已。

這次的藝術行動,可以確信的是陳泓易老師灑下的種子有開始在發芽,至於會不會長大,那是另一個問題,不過經過我私下的探訪,是反應不錯。有影響了一些居民或茶農對土地的看法。這也讓我學習到一種精神,就是有時候真心的付出是會有回報的,釋出對居民與土地的善意是會感動人的。

真的很感謝瑪悧老師給我這個機會來參與這次的環境藝術行動,讓我學習了很多,也很感謝台灣水企劃整合公司企劃這所有活動,而這一切的背後當然是有一位具有遠見的文化局長的支持才能執行。計畫主持人曾文邦先生說:「藝術家幹嘛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只要進入社區去與居民生活就好,不需要有那麼大的壓力。」這讓我聽了很爽。文化局鍾局長說:「文化局在這次行動藝術裡的角色,是在幕後扮演一個行政協助的角色,全力協助藝術家進入社區的計畫,不需要有成果的期待。」這真正感動了我,在現今處處講求效率與報酬的時代裏,有這樣精神與態度的地方政府官員,真是值得學習。

品茶‧觀山‧說太和


文/蔡文生

太和,一個既熟悉且陌生的高山社區,曾經到太和寫生旅遊並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幾次見不到塔山面貌,更添神秘。每當採茶的季節來臨,延路時而聞到茶香漂逸,茶廠的師傅總會在臉上掛著「歡迎您」的招牌,不時露出善意的笑容。

當藝術家變成居民,居民卻成了藝術家!一種引導與誘發的互動讓太和社區形塑了另類茶文化的藝術風貌,並倡導自然環境之保護與再造。祈望此公共議題能讓太和的茶產業,經過藝術行為的發酵,而找到新的定位與面貌!這也是此次駐村的萬般期待。


在駐村的前段日子,總是背負畫架與相機到處找資料並紀錄,雖然近幾個月的天氣多雨,但是也幸運的抓到了幾個精彩的畫面:如塔山落日等影像!當然這樣短時間的紀錄是無法表現一個地域的全貌,無論風景或人文、生態、歷史遺跡...,太和因塔山而有一種精神象徵,在影像語言及繪畫題材的表現上,可以是台灣高山茶產業文化的隱性典範,尤其在地景藝術風貌的營造上是無可取代的.如果有充足的時間與經費的話。

太和居民的文化水平與都會並無差距,善良與敬業是我在他們身上容易看到的特質;在繪畫課堂上也發現他們對太和有著共同的期望…期望遠方朋友的到訪與茶文化的永續發展。現在見了面都感覺像是鄰居一般親切而自然!



駐村接近尾聲,以我多年從事自動化工程的專業角度來看太和的茶產業,再結合環境藝術所期待或觀察的期盼,可由以下兩個項目探討:
一、製茶工廠的合理化管理,以「工安」、「衛生」兩個項目最為迫切,至於自動化生產方面倒是OK。因為太和的製茶為半手工製程,有些製程條件必須仰賴製茶師傅的經驗,而且屬於少量多樣的生產規則。要討論工安與衛生,想必佔用過多篇幅,希望政府於予輔導!但勿忘了「合理化」的基本原則!

  二、茶園管理的透明化與自然農法的發展。茶園管理包括農藥使用的透明化、環境紀錄憑證等消費訊息的提供;至於自然農法有助於自然環境之維護是必然的作業程序,如果不在產量上計較,而專注於品質上的要求,台灣的茶產業才有新的希望!
  藝術借由跨領域專業導向新型式的產業或新生活態度時,社區、藝術家、政府應該更有共識的結合,拿出長期因應計劃來提升國土使用的百年大計。

這一切,在彼此心中駐留

文/蔡江隆、吳淑惠

沿著台18號公路不斷繞著,沿途的車彷彿不斷的推擠,終於來到了石桌,轉進159縣道,奮起湖人車鼎沸,好不容易擺脫了車潮,再往更深處行去,迎面的杉木林,令人頓時精神一振,轉一個彎,太和社區的標誌已在眼前,孟宗竹林在道路兩旁展開,「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古人何等雅致抒懷,心中暗自許願。

  啣瑪悧老師之命,前往太和社區認識一番,原只知太和的紅肉李好吃,和理事長談過才知這是全台灣最重要的茶葉產區,社區希望藉由藝術家駐村行動,形塑太和茶文化,對茶產業有所助益。告辭了理事長,開車在社區裡繞著,腦海中浮現一個大問號,天啊!這是個產業問題吧?

  因著陶與茶的關係,陶製茶器一直是我們關切的,自2004年完成了新食器文化系列推廣計劃後,茶器文化便一直在腦海中浮現。有幸,瑪悧老師給了我們這個任務,但是產業的行動計劃是不是太沉重了,這和以往在社區的經驗有著很大的不一樣;駐村的時間能否足夠去認識如此重要的產業?更何況是推動茶文化,駐村團隊能有足夠的經驗和資源去達成這個目標嗎?


  疑問似乎很難得到答案,駐村行動就在充滿問號中開始。為了推動在社區的工作計劃,駐村團隊希望能在社區有個工作點,百般尋覓,駐村團隊中意清心茶班推廣中心,但卻在些不確定因素中遲遲無法拍板,連駐村的住宿地點始終無法敲定,眼見駐村的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每個星期上山卻一直沒有答案。這樣的事不是應該早在駐村前行政團隊就已經就緒了嗎?社區一個個陸續召開說明會,時間一天天流逝,原本已不太足夠的時間,又如此消耗。徵得理事長同意,駐村團隊逐一拜訪茶班的幹部,希望能夠藉由誠心的溝通,跨出駐村工作的重要一步。在接連的拜訪中隱約感覺社區對駐村計劃有著不信任感,似乎有難言之處,這樣的答案在年輕的班長口中得到了答案,前車之鑑,令社區如驚弓之鳥。試想,在社區的計劃怎能不好好努力,以祈留下好的印象。
  在誠懇溝通之後,駐村工作總算撥雲見日,和理事長幾次溝通後,計劃以陶製茶器切入社區的茶文化,茶會方式的成果呈現來讓民眾對自己生活環境有更深入不同的發現,配合染布、手工蠟燭,茶空間佈置,透過簡單的生活美學體認,重新看見茶的生命。



  第一堂課我們選定了茶葉染做為藝術駐村的試金石,這個和社區生活最重要的元素。為了讓民眾重新看見生活之美,我們找來了在社區發現的大鐵鍋,早期是社區必備的器皿,熬黑糖、煮筍全靠它,功成身退之後卻不知去向,牛伯的大鐵鍋美麗的躺在路邊,以這樣的姿態,長久等待,終於被發現;只是以後在它身上呈現的將是社區的花草植物,我們計劃每個星期都讓它美麗一次,藉由社區的各種資源,也讓民眾透過這個簡單的作為,重新發現社區環境。當第一塊茶葉染布被打開時,民眾發出了不可置信的驚嘆,茶葉竟然能染出如此美麗的藍紫色,這一聲聲的驚嘆,也讓我們吃了定心丸。這塊頭巾將被太和人驕傲的佩戴於頭上,自信的走向茶文化之路。

  各項茶器教學製作,是我們的專業之處,只是不知為何一次比一次的人潮更為踴躍。面對如此熱情的社區民眾,真是感動莫名,我們何德何能被如此厚愛,雖然有著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一點的疲憊身軀,但心裡是暖洋洋輕飄飄的。面對如此熱情又認真的民眾,計劃不得不修正,原先沒有預期到的熱烈狀況,讓駐村的材料費已見短絀;在和理事長與瑪悧老師商量後,只好請民眾部分付費,由於事前沒有告知,著實讓我們難以啟口,一經說明,民眾欣然同意,感謝如此明智的村民,也讓我們更努力用心在駐村工作上,當然也感受更重的壓力。一次又一次的作品讓我們驚訝民眾的巧手慧心,不但頗有幾分專業水準,作品的創意也屢見不鮮,令我感動的是有許多民眾熬夜創作,更有些民眾原本鮮少參與社區活動的,因為作陶的吸引,每個星期都來報到並主動協助,參與活動。如果一場駐村行動能讓原本冷漠的居民重新發現社區的美好,找到相互之間共同的交集,關注社區的發展,應該就算功德圓滿吧!

  社區成果展原本在眾人的期盼下漸漸接近,但突如其來的一場強烈秋颱把山上橫掃了一番,也把一切計劃吹亂了,辦與不辦成了兩難。其實成果展只是一個形式,真正參與的,早在駐村的過程中就已明瞭一切了,社區民眾努力用心的參與,必感受到其中的美好。生活、茶文化、美感,將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元素,就這方面來說他們早已經成功了。反觀駐村團隊呢???



  成果展在雨中揭開,每個茶人用心的程度令我們驕傲、感動,我想他們成就的不只是一場美好的茶會,更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場回憶。還好下雨,沒有人注意我臉上是雨還是感動的液體。  太和社區成果展結束,下山,我們心繫紫雲,這裡是去年駐村行動的明星社區,紫雲童玩王國此刻正進行著。站在入口處,我不知該向內走還是向外走。


茶之道,在太和


文/郭芳源

藝術家成為居民,居民成為藝術家。

自從上任理事長以來近三個年頭,一直有一個夢想,期望透過社區總體營造,讓社區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社區民眾能夠除了農耕工作外,還能不斷的學習新知,讓「學無止盡」在社區得以實現。近三年來社區上過無數的課程如美食、電腦、茶會、木工、綠美化、消防等,在社區幹部的支持與鼓吹下,社區居民都有很高的學習意願;儘管白天的工作如茶園管理、採茶製茶,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還是排除萬難,相邀一起參與社區的各項活動。

今年初在文化局鍾永豐局長的安排下,一個從未聽過的事情「藝術家駐村」要在太和社區進行,並被列為重點社區,更重要的是有好幾個項目如:捏陶、染布、木工、攝影、繪畫等要執行,而且幾乎都是DIY課程,讓每一位居民都充滿期待與興奮,因為這些項目跟在地的主要產業「茶」都可以拉上關係。上第一堂課---染布,吳淑惠老師特地加入在地元素「茶」,用茶葉染布,多麼神奇阿!老老少少擠滿教室,那麼高興的相互討論著;在吳老師細心教導下,每一個人都心裡暗許,要做出有自己感覺的作品。經過好多天後,每個人都有很多很多精采的作品,大家都把滿意寫在臉上,好難得的體驗。



捏陶是蔡江隆老師的課,蔡老師和吳老師是夫妻檔,上捏陶課時兩位總是一同為學員上課,那麼用心與細心為大夥增加更多的興趣,真是魅力無法擋,每一節課都大爆滿。從杯、碗、壺一系列的泡茶用具一應俱全,捏陶的活動剛好與太和的重要產業「茶」不謀而合,那就來辦一場「茶會」吧!能發揚「茶的文化」是大家多年的夢想,辦茶會在太和是第一次的嘗試,好在有那麼多藝術家和助理來太和相挺。當晚太和之光---文化局副局長陳國章專程趕回家鄉為大家加油,可説山上有史以來,最藝術與美麗的夜晚吧!





藝術家陳泓易以「五行」為主題,為社區辦了五場對內的茶會,結合金、木、水、火、土與茶的關係,所產生的變化及對茶湯之影響。雖然白天大家都很忙碌,但只要社區有茶會,大家都會全員到齊,體驗前所未有的「茶之道」。總之,藝術家駐村不只提昇山區的藝術水準,更加帶動人與人之間密切的互動,最重要的是,對社區的產業「茶」加入更多的助力。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5-2007成果文件展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5-2007成果文件展(12/7~12/30),因熱烈迴響,特別延長展期至2008/2/21(星期四),並在大年初三(2/9)、初十五(2/21)戶外有藝術市集與表演,歡迎大家新春來個藝文之旅保證你不虛此行。
備註:每星期一、除夕(2/6)、初一(2/7)休館
展覽地點:嘉義縣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50號





相關活動訊息洽詢電話:05-2269108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