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吳娟新厝駐村心得(冠印打字)



這幾天「住村」特別是在六腳的新厝社區,這是一個安靜,且人口又少的社區,感想特別多。 剛到村子我並不想開會,因為之前蔡英傑老師已經開過了會議,所以不想再造成社區的資源浪費,所以想先安靜的把自己先在在這兒,且慢慢的感受社區的一切。 新厝沒有活動中心,但新興宮康府元帥廟前面的廣場是居民的的重要聚會場所,是新厝居民的信仰中心也幾乎是新厝的人文活動中心。所有社區的大小事物都是在這兒決定的。於是第一天住村計畫就事先把廟的一邊整理成與大家分享及聯若感情的地方,因為大家要一起共同參予完成一件重大的任務,就是農曆的九月十五號的廟會踩街活動。

首先我開始把我之前活動用的獅頭拿出擺放,以便為來詢問的村民做解說,獅頭的製作方法是用紙糊(paper mache)的,底部在用粘土朔形,後將紙黏貼在做好的模上,果不其然,馬上吸引吸引社區居民的好奇心,而有趣的事過程的發展每天都不同,三天後,已經有一為81歲的阿嬤,一起加入面具製作的行列。因為社區的人口很少,尤其中青人口明顯不足,其他幾乎是外出工作不在家,所以社區能來參予的人就只剩下,幫忙帶孫子的阿嬤以及媳婦,還有做完農事後,還有體力來幫忙的阿公,其餘只剩下二位一位是國中生一位是小六而已。 而社區的精神人物是退休的吳長法校長及理事長玉華大姐,玉華姐是行動派的人物,而校長會幫忙她處理電腦文書上的工作,一個文一個武,兩者搭配的非常契合,但是理事長也是社區最辛苦的一位,她也常常會去其他社區觀摩學習,再把別的社區經驗帶到新厝來,因為她跟校長的配合也常為社區爭取到一些經費來建設社區,沒有她,社區也許會動不起來,所以也是她幫我牽線,讓社區的阿公阿嬤願意出來一起玩。剛開始做社區的阿公阿嬤們是沒啥信心的,但經由我與她們親切的互動和互相激勵及引導後,她們也漸漸的會去指導新來的朋友,我突然覺得大家都很惜福,一種農村社會的真,然後都以家人為重,特別是對自己的先生。 有一天自己騎腳踏車去北港買材料,但有事先告知,結果還是被念ㄌㄧ頓,於是就把自己騎單車從嘉義跨南橫到台東的經驗與她們分享,(只是要說明我會小心的意思)但是玉華姐還是很不放心的說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可以開車載你去阿,不用自己危險的騎腳踏車吧。唉…..不論如何,這也許是一種不同思維的語言交流對話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