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我在,藝術家與社區之間

文/吳珮綺
究竟社區本身運作到某種程度,藝術家再進駐較好?還是先有藝術家進駐,再帶領社區運作較佳?隨著進駐的藝術家與社區領導人風格不同,而產生相當大的差異性結果。
初到大埔社區影像館,最吸引我的是馬路邊老人聊天的泡茶亭。因此,面對這一群年過半百的居民,當策展人瑪悧老師告訴我要到這邊來進行時,我最先想到的是: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我想讓他們泡茶的地方更舒服、更漂亮。」這是我那時單純的想法,然而當準備要請藝術家進駐與社區一起互動時,才漸漸發現問題。一開始我詢問影像館主人添安伯的意見,他要我找理事長與總幹事,這時才慢慢了解社區運作的始末。原來駐村期間恰巧遇上理事長交接,然而卻因內部因素,導致理事長一直沒有正式當選證書,加上他對於「公共事務」沒有經驗,社區尚未準備好的狀態下,藝術家開始進駐,凝聚社區力量上確實遇到不少困難。因為這次活動範圍不侷限在單一社區,我發現,當我們到其他已經有社區發展協會在運作的社區,藝術家要進行似乎就容易多了。
社區需要領導人,而領導人也需具備某些人格特質與個人魅力,帶領社區居民一起來討論公共議題,以及承擔「協調」與「溝通」的責任;假使社區內沒有這樣的人,雖然有熱忱,但往往「事倍功半」,增加許多藝術家與行政「協調」與「善後」的工作;且社區事務乃義工性質,無法強求,如要凝聚社區意識,非短時間內可做到,加上理事長是無給職,有些時候遇到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時,往往會產生退縮不管事的心理,甚至是人際衝突。
所幸社區內仍有熱心人士,在我們提出需求後願意提供協助,並且共同完成,最後大家也成了很好的朋友,或許是因為被我們一股傻勁所感動吧!
改變從何而起---家庭、校園、藝術家?
七月份,駐村藝術家到國小、國中,接觸的是未經世事的稚嫩學童,單純天真,相當可愛,但是也因此碰觸了教育制度的議題。藝術到底能改變些什麼?藉由工作坊,藝術家介入了家庭問題,甚至引出整個大埔鄉的產業、社會結構的探討;但是當我們了解越多,卻因無法改變現實狀況而感到沮喪,但是也對這些大埔囝仔更加疼惜。假使未來想要以藝術教育改變制度現況,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如何培養在地人才,減少師資流動還是最重要的吧!
藝術家工作結束後,我在大埔街上遇到小朋友,他們總會拉著問我,意晴老師呢?俐璇老師怎麼都沒來?我每到社區總會有人問我「某某某,他有一起來嗎?」藝術家離開了,可是這些曾與藝術家接觸過的人,他們心裡總有個位置是留給這些藝術家的。
藝術家與社區的「公親」---藝術行政人員
五味雜陳-酸、甜、苦、辣,最終回歸自我檢視與檢討。
每到一個社區,感受到的是一份對社區的責任與被期待的心情,但是我又能帶給他們多少幫助呢?我不過是個負責聯繫、處理雜務的藝術行政,每次想到這裡心裡不免多了幾分感傷與失落。看著藝術家融入社區,就好像將自己的心也託付出去,當藝術家與社區出現衝突與誤解時,我們往往是最著急的那一個。工作完成後,藝術家感謝社區,社區感謝藝術家,藝術行政也因此感到欣慰。有時在想,如果可以,我也想成為駐村藝術家,直接跟社區互動,而不是每次出現就聽到居民說:「現在又要來做什麼了?」好像我們來就是要來解決事情,因為我們要進行的工作不只是協助藝術家,還有資料整理與紀錄,加上駐村時間短暫,導致時間被壓縮,許多時候只能做溝通、協調的工作,有時聽到「都是行政出了問題」,真的很令人沮喪。雖然一直抱持著向社區、藝術家學習的心態,但是大家來自不同領域與生活背景,相處時間不多有時易產生誤解,當大家各持立場、缺少討論,對藝術行政者來說,這是一件苦差事,勞心又勞力。
然而進入社區,這些居民對我來說卻意義非凡。當我們活動結束時,連興伯告訴我記得到大埔要去看他;十月時,機車店老闆的過世,讓我心裡難過了一陣子;我常看著添安伯、眼鏡伯,他們哪裡知道我心裡頭的擔心,擔心這些老人家的日漸凋零,下次去會不會又少了一位長輩……。
記得我剛到社區時,大家總是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甚至當我坐下來想跟他們聊天時就起身離開;但是,現在大家都會跟我閒話家常,當我沮喪時給我鼓勵、打氣,甚至把一些比較隱私的事情告訴我,不再將我當作外人,我想這就是最大的成就吧! 面對如此多的情感,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個較理性的思考,雖然有許多挫折,我想或許是因為首次執行,缺少社區經驗的緣故吧!下一次應該會更好!發現自己在這次活動後成長了不少,也結交了不少好朋友,更獲得不少知識與經驗!感謝大家!

尋找記憶,從一張照片開始

文/鍾順龍

第一次到大埔的時候,走訪了幾個大埔鄉的社區,眼前的山和水,串連著我對家鄉花蓮的記憶。對居住外地多年的我而言,來到這個從未踏訪的異地,居然有種回到家鄉的感覺。如果要更具體的說明這份親切感,我想,「北回歸線」己經先將這個距離給拉近了,嘉義與花蓮不僅都在這個座標上立足,在大埔這個地方居然也有著一座橫越曾文水庫的「無腳橋」!原來,大埔橋與花蓮的長虹橋一樣都不長腳。還有其餘種種相似之處的新發現,則是路續的在駐村生活經驗中慢慢浮現---瀑布、釣魚、挖筍、小黑蚊…。原來,家鄉的生活經驗,在大埔也能體驗。
然而,這個相同之處的最大撞擊,卻是在看了大埔社區的老照片之後:當下與過去的生活經驗斷層,一個無法被串連的歷史記憶。小時候,老家前面就是台糖載甘蔗的鐵道,載滿著甘蔗的火車每天來來去去;如今,花蓮的台糖不製糖,整個生態瞬間變了樣,那個生活經驗己成為記憶。而大埔這個地方,如大家所知的有著一個大水庫,供給著數以萬計的民生用水,因此,山區的水源生態保護是必然的重點區域,造就了目前大埔特殊的農業及水資源生態,種竹/破布子/百香果及魚類等等。然而,一群人在田裡插秧的景象,怎麼會在這山區存在呢?老照片確實這麼清楚的描寫著。原來,以前居民所居住的環境都己經被淹没,隱没在那如鏡面般的水面下。如今,它只是個記憶,一段發生在水庫興建以前的記憶。
老照片裡的人,因為特別的原因,很多人被聚在一起,聚精會神的被拍攝,多麼偉大的時刻啊。還有許許多多的老照片,我仿佛來到記憶的百寶箱,我開始尋找大埔的記憶,每一張照片正訴說著他們的故事,而我願細細聆聽。
記憶,應該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吧!因此,我在駐村的這段期間為大埔居民造像,記錄他們現在的故事。在大埔駐村期間,己是夏季的尾聲,在這短短的幾十個日子裡,颱風也來探了不少班,山崩地裂倒不至於,但確實也夠驚天動地了。大埔社區的居民們,從陌生到熟悉,我相信,情感是需要時間的累積。造像的過程裡,第一次覺得照相可以將人與人之間拉得這麼近,實有別於我工作狀態的照相經驗。這種拍攝的感覺,我想,應該是拍攝家人的那種感覺吧!
一張照片可以喚醒許多的記憶,我想,不管環境如何變遷,歷史的承載需要慢慢去累積,這裡的一切就是大埔的歷史 ,這段日子,又一段大埔的故事。

藝術尚未完成,大家仍須努力---「玩」下去

文/黃文淵
大埔社區位於曾文水庫旁、水源保護區內,在好山好水中,社區街道、舊建築卻似乎處在日漸凋零的狀態,平時在社區裡活動的居民也以老人居多,幸好這些年長者,身體狀況都還不錯,才能一同來參與這一次嘉義縣文化局所舉辦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藝術家駐村活動。
每年颱風天過後,水庫到達滿水位時,水面上便會漂滿了從山上流下來的木頭;大家對於漂流木沒有概念,有些居民會撿回家當材燒,但是,大多數的木頭在水庫節之前就要全部被清除,載到外面去焚燒或當肥料。經過解說後,大家就像尋寶似的一起到水庫邊去撿漂流木,工作結束後,大家就會回到山腳下的涼亭一起泡茶,你一言、我一語將影像館前的入口意象勾勒出來,經過討論後一起將它完成;有一塊木頭突出的部分,因為造型的關係,大家提議將它畫成一顆山豬頭,來往的人也多了一個討論的話題。
這一次所做的「漂流木圍籠裝置藝術」並非到此結束,我更希望居民能夠繼續想像下去,每年讓它有不一樣的彩妝或點綴,不斷地加東西上去,讓它越來越豐富,透過「漂流木圍籬裝置藝術」,居民仍需努力想像---玩下去。

「方亭」構築的圓滿

文/王燈祿
此次到嘉義縣大埔鄉大埔村從事藝術創作是應純用先生之邀,以當地的竹子為主要素材。本鄉是麻竹筍全台灣最大的生產地,同時連木瓜、破布子也隨處可見。本地海拔不高,約二百三十公尺左右、三面環山,對著曾文水庫,如此地理環境非常優美。十月十一日傍晚和鄉親討論後,決定採用麻竹為主結構體,再以(烏腳力)筍為輔佐。
我來大埔之前在金山就畫好草圖,構想著如何運用竹子與漂流木、大王椰葉子等天然素材搭配成一座「方亭」。若能生活藝術化,又能藝術生活化,這才是我想要的,也是鄉親們比較會接受的。「方亭」的上半部份呈現約60度的金字塔形,再以竹片編成六角形,鋪上厚透明塑膠布後,再綁上大椰王葉子以遮陽光。底部是正方形的麻竹片,鋪成面板,每根柱子用粗大麻竹三根,以繩子及鐵絲綁緊,再挖洞加以水泥固定。門面則以(烏腳力)竹剖片做成自然的不規則花樣裝飾。底部中間用水庫旁的漂流木,直接上縲絲固定,上面用鍊鋸切平,即桌子是也,命此名「方亭」。
「方亭」約六至七米高,三點五米四方。竹於戶外,日夜風吹雨淋,以致壽命不長;但處理得宜,亦能夠經歷上百年之久。一件作品之好壞,不重材質優劣,最主要是怎麼把你最想要的作品及理論表達出來,這就是朱老師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句銘言,否則的話,也只是一件工藝品罷了!!所以,當有位大姊說:「竹子約兩年的壽命而已,何不建座鐵片或是水泥的涼亭!?」,我就回問說:「今年嘉義縣政府舉辦藝術燈會,有座九層樓高的竹編神木型的藝術品,價位約四百萬元,也頂多一至兩年就要拆掉,那豈不是更浪費呢!?」那位大姊聽我說完,便啞口無言了。
為什麼我會設計一座「方亭」?因為這裡的年輕人大多出外求職,社區的鄉親以中老年人居多,有事沒事就會聚在一起泡茶、喝酒、聊天聞話家常,藉此增加感情。因此,若能將作品結合他們的需求,可以欣賞又能使用的話,應該是最好不過。「方亭」完工時,有兩位茶山鄉布農族的原住民剛好經過,下車和我談了許久,並說:「方亭很有原住民的味道,他們回去後,也會學樣蓋座類似的作品。」有了他們的鼓勵,使我近十天來的疲勞一掃而空,精神倍增。
這次大埔之行,很感恩關心我的所有社區鄉親,如鄉長、黃代表、村長、葉理事長、阮前理事長、張總幹事、阿伯、大哥、大姊及翁爸等好朋友的鼎力相助,才有辦法如此順利完成。再次的說:「感恩啊!」
尤其最讓我感動的是,理事長葉添盛先生的夫人因身體不適,到嘉義就醫,葉大哥處理好夫人的住院事宜,便又急忙趕回大埔幫我,期間大嫂還數度來電關心製作進度,這種相挺精神,實在讓我十分感動。在此祝福葉大嫂,身體早日康復。
對於「方亭」的製作,我已盡了力,雖然時間超出許多,但結果讓我覺得很欣慰,不但結識了許多好朋友,又能讓大家共襄盛舉,何樂而不為呢?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每一個都是最想念的季節



文/林家瑜

秋天的溫度

第一次到大埔,是在2006年的秋末。結束搖晃不斷的車程,一下車好風光盡收眼底,稍帶寒意的冷空氣,穿梭在大埔各處,偶爾有風呼呼吹來,空氣裡那種山林獨有的清新氣味,馬上撲鼻而來,連呼吸都變得很幸福,小街巷道的暖暖人情,將初次見面的陌生感一掃而空,彷彿已經住在這裡許久了!很奇妙的第一印象。坐在半山腰望著水上的景色,時間在這時候凝結了,我一直記得那天陽光的溫度,暖暖的,這種記憶一直留在心底,每當來到大埔,溫暖的感覺又油然而生,我一直覺得這個地方有種魔力,芳香又可愛地令人著迷。

冬天的羊肉爐

第二次拜訪大埔,是在凜冽的寒冬,當時寒流來襲,同學數十人浩浩蕩蕩驅車上山,可能因為近水庫的關係,冷的程度又加了一級,穿著厚厚的衣服與大埔國小學生進行活動,與小朋友追來跑去,帶他們看山看水(應該說他們帶我們看山看水),竟也暖和了起來;到了晚上我們在農會超市血拼食材,決定來場火鍋盛會,回到阿松伯的豪華民宿,大家都動了起來!洗菜、裝盤、準備碗筷,大家都拿出絕活了!法誠大廚烹調美味羊肉爐火鍋,加上夜市的超好吃小泡芙,還有開心的笑聲當點心,那天冷冷的晚上吃的好飽,胃暖暖,心更暖。

熱情的夏天

早有耳聞大埔的夏天很熱情,除了竹製品聞名外,更有名的莫過於小黑蚊了!小黑蚊是昆蟲,小小的黑點飛旋在腳邊、耳邊,只要露出肉色的地方,馬上會變成紅豆冰棒;奇怪的是,當地人並不會遭受小黑蚊的猛攻,這大概是小黑蚊對外來客的款待吧,所以明明是夏天,卻可以看到我們包得密不透風,竹醋液、防蚊液、防曬乳液,層層保護,為了這熱情的夏天,我們可是使出全力呢!除了小黑蚊之外,大埔的花花草草也超美!原來芳草鮮美是這樣的啊!花開的不像話,大概是因為地理環境很好的關係,水分調節足夠,連路邊的小花都直挺挺的,五顏六色映入眼簾,美不勝收。

尖叫連連又浪漫滿點的一天

大埔的美麗總伴隨尖叫聲,要俯瞰大埔,還需到較高處,翁媽帶我們到處爬爬走,一天之中大埔玩透透,上山頭下水庫,每到一個地方,才明白為什麼阿福一定要我們親自去看各個景點,原來如此啊!沒想到來大埔第四次才真正體會到大埔的美麗。我們前往兩處高點,半山腰的茶園,一路上坐著載卡多,沿著陡峭的產業道路忘我地尖叫到下車,真不是蓋的!比雲霄飛車還刺激,煙霧瀰漫的茶園,一伸手就可以捉住綿綿的雲,還有大冠鷲在雲間翱翔,這不是言情小說才會出現的場景嗎?太過浪漫了……看到這一切,來時的驚恐就拋到腦後了!接著下午就乘著樹爸的大吉普前往白馬亭,白馬亭讓我看到真正的大埔,香噴噴的魚頭火鍋加上珮綺的野生茼蒿滋味真是絕美,伴著涼涼的晚風,點點星光,有夠浪漫!但是回程才夠難忘,一隻蜥蜴讓整台車快被尖叫聲翻了過去,不知道哪而來的蜥蜴先生在黑矇矇的車上跳來竄去,嚇得一整車的小姑娘驚叫連連,一路上尖叫此起彼落,只有燕美因為暈車攤在一邊,最後尖叫聲在樹爸的指間結束,樹爸一把抓起蜥蜴丟到半天去,就像爸爸保護女兒們一樣,那天晚上,翁媽和樹爸突然多了一車的女兒。

關於大埔的回憶總是說不完,能夠認識這個地方,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每一次著手進行水水故鄉,美好的回憶都會擁上心頭,甜甜地落在紙張上,也留在心底,因為工作的關係,很少能再前往大埔參加後續的活動,這是我感到很可惜的地方,但是我知道當我再次前往的時候,大埔的一切仍然張著雙臂迎接我,這就是它可愛的地方。



因為藝術,我們看到孩子的自信

文/洪意晴

這次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計畫,與以往我的國內外駐村經驗有極大的不同。過去我在台北國際藝術村、澳洲柏斯市與台北市藝術家的交換計畫、及日本ARCUS工作室的駐村經驗中,藝術家皆是在機構內進行個人的創作;而與民眾的互動,大都是屬於被動的狀態,而非像嘉義大埔的駐村是需要「主動性」的。當以機構為工作中心時,民眾主動拜訪參觀,再與藝術家進行現場互動;而嘉義的計畫,則是需要深入居民的生活環境,是把藝術家放到一個大環境中,與當地居民做近距離的接觸,去體驗、觀察、了解、深入、及發現他們的生活環境與作息。從中,讓我在藝術的思考上有了些不同的想法:不是我想要在當地創作什麼,而是當地的居民需要什麼?我能為他們帶來什麼?如何融入當地等。

這次我與大埔國小小朋友及當地居民,一同完成了「快樂瓶」與「石頭彩繪」工作坊的計畫。看到他們的作品,讓我深刻體會到不同的生活環境的確會帶來差異。山上的孩子的天真與純粹,以及與生俱來的繪畫天份,都真實反映在他們的繪畫中。當他們描繪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及想像的世界時,讓人真實感受到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王國!沒有現代化資訊衝擊,小朋友所呈現的是一種貼近自然真實不矯作的展現,這是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相較於台北的高樓林立,擁擠的人群、滿滿的車輛,而惱人的空氣也時常讓人灰頭土臉,每天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密閉空間,擁抱著不斷重複播放的電視機及虛擬的網路世界,人的想像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深受影響;也因此,小朋友所描繪的內容,在無形中演變成模仿電視節目的卡通漫畫等,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純真及對世界的觀察力。
在工作坊中,有幸能與幾位帶著孩子來畫畫的媽媽聊天,其中,有一位媽媽在談論孩子的過程,充滿著無奈與焦慮。她說,鄉下環境資源有限,是否讓孩子繼續在大埔就讀是個問題;且又擔心年長的公婆,以傳統的打罵方式,孩子變得沒有自信心,恐出現行為偏差的情形;雖然她也思索著是否將孩子送到市區就讀,但又放心不下。

看到這位母親無奈及無力改善現狀的情形,真是讓我十分不捨。在大埔大多都是務農的家庭,隔代教養、父母離異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傳統的打罵教育多過於鼓勵,這的確也讓很多大埔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因此當許多媽媽反映很高興在這個暑假有藝術家來帶領孩子進行工作坊,因平時農務繁忙,她們無法照顧及關心孩子的課業,有些孩子還得跟著父母一起去工作。透過這次工作坊的繪畫互動過程中,我發現小朋友可以從中挖掘自我的興趣、找到快樂、獲得鼓勵,進而慢慢建立自信心,這是讓我最欣慰的。

透過這次駐村經驗,讓我能在短時間內,近距離與當地的孩子、居民互動,了解他們的生活、想法,也深刻感受到城鄉間的差距;對我來說是一個在人文思考上的開始與延伸,也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我也期待未來在大埔,能有更多人文藝術進駐,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培育下一代的人文素養,相信在未來無論是對環境與文化,必能帶來更好的發展。

後記

進駐嘉義大埔,讓我第一次體驗山上的生活方式;對一個從小在台北生長又有過敏體質的我,再加上炎炎夏日,可說是極大的考驗。但在好山好水與民眾親切熱情的幫助下,進駐一星期後,擔心的念頭就被我拋諸於腦後了;即使瘋狂的小黑蚊,叮的我走投無路,而必須求助醫生甚至打針抗蚊,都讓我忘不了嘉義大埔的美好時光與點點滴滴。

小視窗裡的大世界


文/陳俐璇

從認識大埔到進駐大埔快半年了,在斷斷續續進出大埔的過程中,常有人問我大埔到底有甚麼樣的魅力?在大埔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我總是說:「大埔讓我從一個『正港的都市俗』,見識到什麼才是大自然的美。」這個答案聽起來好像有些通俗又客套,但我總認為在駐村過程中,大埔在無形中教了我好多!就算把小學六年自然課裡學到的全部加起來,也不及在這半年認識的鳥類、聽到那麼多昆蟲和青蛙在夜裡齊聲飆歌、還有見識神奇的竹炭製作過程、嘗試大埔才有的木瓜粿、竹炭麵,當然還有體驗不可思議的小黑蚊威力,大埔真的可以稱得上全台唯一零分貝、零污染及無工業的綠色鄉鎮。我可以掛保證!

炎熱的夏天是大埔一年裡最忙碌的月份,是破布子和筍子的採收顛峰,大埔的經濟來源就靠這幾個月密集的農忙,二十四小時空氣中總是都充滿著筍子的香味,還有大埔街道上家家戶戶在門口捻破布子的盛況。忙碌的大人們顧不了正在放暑假的小朋友,常可以看到好多小朋友在大馬路上騎著腳踏車「閒晃」,因此工作坊也從原本參加的八位小朋友,陸陸續續的加入許多「路過」、也想玩玩攝影的小伙伴,所以我的攝影工作坊彷彿變成是大埔的暑假安親班!

每次上大埔總令我驚喜,總是發現大埔不一樣的新奇事!除了令人驚豔的大自然饗宴,當然還有攝影工作坊小朋友帶給我的驚喜;從他們照的照片裡看到的不單是美麗的大埔山水、純淨的街道、農忙的居民,更可以發現小朋友對大埔這片土地的濃厚情感。從小朋友嘰嘰喳喳地說著大埔街上的故事、新聞,就可以深刻體會,小朋友和這片土地是那麼的緊密;從理髮廳後的祕密、巷子裡會作法的阿公、被詛咒的女孩,到哪棵野生的龍眼樹最甜、哪棵荔枝樹摘了不會被樹的主人罵……這個「安親班」,竟像是婆婆媽媽的聚會!

這個暑假,小朋友已經是第二次拿即可拍相機拍照,有了寒假的攝影經驗,這次拿著相機已經完全不害怕,想拍什麼總是毫不猶豫地按下快門。上次以大埔生態為主題的攝影,這次則以大埔街道上的生活為主題,總括了人和環境,整個攝影計畫也更加完整。除了攝影計畫外,透過網路將小朋友的照片和照片故事散佈出去,讓大埔以外各個角落的人,都可以從這一個又一個的小視窗裡,看見屬於大埔特有的生命風景!

寧靜的悸動


文/柯燕美

今年六月初,沿南二高速公路從高雄到玉井鄉後進入產業道路,沿路果樹上果實累累、微風輕飄、天空雲彩慢慢移動,景物散發誘人的視覺,讓我心中總是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住在鄉下。

到大埔國中進行教學時,遇到一群活潑學生對藝術家到學校做什麼產生疑惑,他們覺得只是上不同的課程而已,沒什麼稀奇,甚至抱著看看藝術家變花樣的心態。當時我有點洩氣,也思考這些學生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可是我也看到他們潛在的求知慾,使我重新調整教學方案,嘗試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後來教學過程大家玩得欲罷不能,放鬆心情渡過愉快的工作營。

第二階段把學生作品送到當地居民的竹炭窯去燒窯,感謝居民用心思考如何將學生燒成最漂亮作品。這是我當初沒有預料到的,在地居民都想為自己家鄉做點事的熱誠;還有令人感動的是在美館工作翁媽、永樂村鄉長夫人、以及社區居民都一直默默在耕耘家鄉。

大埔鄉最迷人的特色曾文水庫景象、豐富生態圈、大地景觀隨氣候變遷而改變地景,形成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是讓從事藝術工作的我,想修行的好地方。 這次陶藝駐村,與當地國中學生、居民、在地竹炭業者連結共同實驗發展未來新產業的可能性:當地有大量的竹產業,竹子像一般木材一樣用途很廣,生長繁衍很快;從在地竹炭高經濟產業開發延伸、現有環境裡的舊房子改造、利用竹子籤維加工與其他材質結合,尋求新可能性的綠建材發展,進而營造鄉村傳統創新自然健康永續風貌。期望藝術行動能夠幫助大埔鄉保持純樸風景、自然生態環境、建立獨立風采產業,營造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情境。

相互陪伴的精彩旅程

文/翁媽

「藝術家要來大埔駐村」,當館長告訴我這個訊息時,我一頭霧水,什麼是「藝術家駐村」從來沒聽說過。經館長解說後,才知道就是藝術家進駐在我們社區,與社區居民互動,並將他們所學與當地人文、產物做結合,進而提升社區居民人文氣息、讓社區更整潔亮麗、朝氣蓬勃,最主要就是希望居民都能隨著動起來。

藝術家駐村說明會時,社區召集人吳瑪悧老師帶領藝術家張耘之的大埔知音計畫、洪意晴的快樂瓶與石頭彩繪、柯燕美的陶土創作、林家瑜大埔水水故鄉繪本、陳利璇小小眼睛看大埔計畫、吳珮綺、楊千芳老照片收集、黃文淵漂流木製作、鍾順龍大埔攝影計畫、王燈祿竹編涼亭製作、鄭智雄影片紀錄等構想,就藝術家駐村內容向參與的社區民眾做詳細說明,讓社區居民能進一步了解,進而邀約親戚及好鄰居一起來參加,讓藝術家在駐村這段期間能與社區居民圓滿達成共識。

藝術家們進駐後,緊跟著我的生活越來越充實,多采多姿更不在話下,每天的行程都排滿滿的。每天陪著這群年輕的藝術家,我不但能從中學習成長,也讓我的心境變年輕了,真的無限感恩!看到他們的專業與敬業,真是可圈可點!當瑪悧老師參觀大埔社區人文歷史影像館,看到牆壁上的雜唸歌,就希望能找到當事人來獻唱,且能讓我們收音錄下來,我義不容辭幫忙找,找到陳連興老先生(叔公祖)。當時他正在豬舍餵豬,我帶著一票人(收音藝術家張耘之、助理大毛、攝影師純僖、鄭智雄、坤龍)說明來意後,叔公祖欣然答應請求,就地唱了起來(當時是仲夏,地點是在他的麻竹林內,收錄者都沒有做防蚊設施,而攝影者又不能動,可想而知那是多麼艱辛啊!敬業的藝術家真的佩服你們。)收錄結束後,謝過叔公祖,我們即回大埔美館療傷。

記得七月中旬,那天瑪悧老師、家瑜、意晴、燕美、旻真、珮綺、還有位外國藝術家 Varsha,應永樂社區之邀造訪,鄉長夫人許老師為我們安排觀賞社區裡的一個景點,就是三角點,她請社區的賴先生開貨車載我們上山,山路崎曲不平不打緊,加上右邊是山壁,左邊是不見底的山谷,雖然我是在山上長大,都未曾走過這麼驚險萬分的路,更何況是來自大都市的藝術家們,各個花容失色、驚叫不已!如今回想那一刻還真心有餘悸!但是陪著他們無論是拜訪地方人士、長者、還是探訪當地景點、地方產物…等等,都讓我樂此不疲!

話說至此該感謝瑪悧老師、執行珮綺及所有的藝術家還有攝影師們。最最感恩文化局鍾局長,對於大埔美館館長蘇平福所呈送計畫案的鼎力支持,除了感恩!還是感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