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不在嘉義的嘉義人

文/張育章
我曾經是嘉義縣人,至少,在那個身份證上的籍貫欄還沒廢掉以前。
從有記憶以來,小時候每年的寒暑假,爸媽都會帶著家裡三個小毛頭回嘉義省親。在島內第一條高速公路尚未開通前,搭火車是最便利的方式,但想買到過年前返鄉的車票,卻是難上加難。
有年小年夜時,我們全家一同搭爸爸的公司給員工特別安排的返鄉列車南下,集合點是萬華車站外頭的廣場。晚上十點多到了現場,只見黑鴉鴉的一大片,有如總統府前國慶閱兵的人朝,全是攜家帶眷的員工們,癡癡地等待那不斷宣佈誤點的列車到來。等了約莫兩個多小時後,終得上車。一路上列車走走停停,我們到達 斗南站時,已快天亮,坐上頭班開往梅山的公車,在山路上左繞右繞顛顛簸簸,醒來時,人已置身於在梅山市街開著西藥房的祖父居住的長形街屋裡,牲禮飯菜陸續上桌。
後來,不知是因為父親與祖父間的嫌隙擴大,還是返鄉購票及長途跋涉的過程實在令人卻步,我們每年返鄉的目的地,就從梅山與民雄縮減為只剩民雄一地。 通常是由媽媽帶著我們三兄妹提前幾天南下嘉義,再由舅舅們開車至車站將我們接回民雄的中央村老家。我們這些還在小學與幼稚園階段的表兄弟姐妹十多個人同聚一堂,穿梭於農田、魚池、晒穀場、老式平房以及碾米廠的小閣樓之間。這一年一度的大團聚與發壓歲錢,大概就構成了我童年時最美好的過年回憶。
後來回想,從小學到大學之前,寒暑假各一次的這種省親之旅,是建立並維繫自己為「嘉義人」身份認同的重要儀式。畢竟,比起那些籍貫是廣東梅縣、福建 青田、山東濟南的同學們,我們在嘉義是真正的有個可以在放假與過年時回去住的老家,雖然對於「故鄉」的認知與熟悉,遠不如我的父母親,但對於它的樣貌、生活方式以及它們與台北間的異同,多少還是可以察覺到的。
進入大學,得知班上有好幾位是從嘉義北上就讀的同學。初次見面,很高興地跟他們說我也是嘉義人,弄清楚狀況後,彷彿被潑了一盆冷水。這時才知道,在他們眼中,自己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台北人。從那之後,我再不敢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嘉義人,而我對嘉義僅存的情愫,也隨著自己與表兄弟姊妹們陸續在台北、台 中、高雄三地各自就學、就業、成家,日益薄弱。
今年四月,因為到世新大學參加「媒體行動者與直接行動工作坊」,碰巧地遇到了瑪悧老師,閒聊間才得知她正在籌畫已邁入第三年的「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她熱情地邀約我跟一同參加工作坊的 Charlesc (莊友欣)有空時可以南下到活動現場,幫忙看看想想可以透過網路做出什麼東西,「就比照我們的『駐村藝術家』吧,反正是在網路上,也不一定要一直待在現場」。
雖說如此,但以我這幾年在淡水這邊,不管是社大、重建街、古蹟博物館或是在自家居住的社區裡闖蕩的經驗,我知道若沒真正進入現場,設身處地地觀察、理解在裡頭人們的困境與需求,並能在獲得信任的情況下與他們密切地溝通、探索出合適解決方案,那麼網路短期內所能發揮的效果,往往是遠不及那些保存與流通不易、但卻看得到摸得到的印刷品或實體作品。更何況是在寬頻與電腦設備普及率遠遜於都會的鄉下地方呢?
或者,就先從活動的紀錄開始,讓散居在不同村落的藝術家與工作者們,能在網路上相互看見彼此駐村的感受與經驗;而我這邊也可利用 google, flickr, youtube, technorati ,wikipedia 等網路內容/服務,透過標籤(tag)、檢索和資訊串聯(RSS),來試著統整那些原來分散網路各處但與嘉義相關的片段資訊,拼出 Web2.0 世界中的嘉義圖像,看看能否在這個過程中,連結或召喚出更多嘉義人(不管是在地的,或是出外的),讓他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接手或另起爐灶。
遺憾的是,原先以為可以趁這次機會,帶著暑假過後即將進入小學就讀的兒子一同回嘉義,輪流到不同社區去探訪的打算,卻因他所就讀的新學校要求必須參加暑期夏令營而破滅;爸媽也因需照顧我那未滿周歲的小外甥,無暇代我接送兒子上下學。於是,大多數的時間裡,我還是只能待在台北利用網路、電話,與瑪悧老師、美編韻清及工作站裡的助理明鈺,協調網站內容的製作。即便是搭高鐵南下數次,雖然單程只要兩小時,但因自己與助理們可配合的時間有限,多只能待一個晚上進行授課,然後又匆匆返回台北,成果自是相當有限。
無論如何,活動所播下的種子已經在網路上扎了根。好在當初即把網站內容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及開放性列為優先考量要素,所選用的工具裡,除了活動網站網址及Flickr 的相簿服務是需付費而有時限外,其它的不管是部落格、活動簡介主網站、YouTube 影片、Picasa相簿、Google關鍵字新聞、technorati與Google BlogSearch 部落格檢索等工具,都是免費而可望常存數年以上的。期盼在實體的活動工作結束後,有更多人跟我一同繼續打理、灌溉這些網路上的種子,那麼哪天時候到了,或許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它們又冒出新芽,甚至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開了花、結了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