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隨心所至 活在當下

文/陳明鈺

「塵」重的開始
今年環境藝術行動還沒開始便傳來一個驚喜,那就是這次活動將會有個工作站!去年我們不是到處找地方開會就是在家裡工作,聽到這個消息真的非常興奮。三月我和冠印前往民雄,尋找工作站的位置,映入眼簾的房子跟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以為是閩南式的古厝),這是一棟不對稱的日式房屋,白色外牆已經斑駁,屋內更是堆滿雜物,灰塵嗆得我一直打噴嚏,但此時我卻已開始思索這房子要從哪整理與規劃起,自此,工作站就佔據我部分心思。我們在六月十日正式進駐民雄工作站,開始打掃的工作;我們找了大學同學顏貽晨來幫忙,正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長達一個月的整理很多東西從無到有,雖然每天都是體力勞動,有時也伴隨著莫名奇妙的皮肉外傷,但也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寂寞與新朋友的滋味
七月中旬,所有助理陸續進駐自己負責的社區,因此,大部分時間都只剩我一個人在工作站,感覺自己應該是最輕鬆的,實際上也沒輕鬆到哪去,行政中心的工作含括了第一時間要知道大家的動向與進度、整理相關文本、會計帳、打掃工作站與週邊環境、學習網路軟體、幫藝術家保險、安排交通等拉拉雜雜的瑣事。
由於這次藝術行動多位助理都是來自外地,因此,每個星期五早上大家才能聚在一起開會,有時候大夥會在用餐時講些社區的瑣事,都令我覺得格外珍惜,畢竟平常只有我一人蠻孤單的,大家在碰撞中建立友誼是我在這次活動中得到的可貴經驗,嗯!因為一個工作我得到學習的機會,也認識了許多新朋友真是有賺到的感覺。
而附近的民眾也開始對這間房子產生了好奇心,我便利用這點把附近的鄰居找來工作站聽專題講座,有些居民覺得枯燥,說是被騙來聽這個課;也有人質疑我們是環保隊的嗎?我們做了哪些環保的工作?甚至附近的柯先生還故意用台語說:「環境ㄟ死(藝術)」的玩笑話。這讓我蠻沮喪的,還在煩惱的時候沒想到老天爺就顯靈了!附近的小朋友阿翔、老鼠、瘦豬來工作站找我,而且這次他們帶了更多小朋友來;在跟他們聊天互動中,我突然想到,也許我可以嘗試自己帶當地居民做工作坊與電影欣賞,會比專題講座更容易切入大家的生活!因為正值暑假,附近的小朋友在三人小組的吆喝下,工作站好像變成他們的秘密基地一樣,而我也順勢邀請他們參加每個星期三的畫畫課,到開學後改成星期六的工作坊,還有固定星期五晚上的電影欣賞與專題講座,透過這樣的活動來和他們拉近距離。
一封信一份情
自從工作站辦了一系列活動之後,與居民建立了互助的關係,有時候會收到附近阿姨的麵線、餅乾,隔壁叔叔種的水果,也會一起倒垃圾。但是最特別的是從八月初開始每到星期一我都會收到一封匿名信,裡面都是一些教會的福音。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我還是收下,有一天住在民權路上的洪爺爺跑來問我的姓名,然後匆匆離開,雖然當下奇妙莫名但也不好意思詢問。過了幾天又在紗門上又看到信件,但這次信封上寫著:「送給年輕出外在吾鄉民雄生活,工作的鄉親:明鈺」。看完內心有著滿滿的感動,因為被關心的感覺真的很溫暖,每當洪爺爺來工作站多認識了一個人,他就會把新認識的人的名字寫在信封上。洪爺爺用他的方式來回應我們,有時候也會拿有機的蔬果開心地說:「這是我年輕時吃到的味道,跟你們一起分享。」因為附近居民與洪爺爺的有心,讓我想要更用心。
行動之後…咧
我相信助理們感受到的絕對跟藝術家不一樣,因為助理身兼數職比藝術家還忙呢!去年的環境藝術行動結束後,我還陸續去拜訪了紫雲潘崑山先生、十字的秀枝阿姨、豐山的簡天賞先生、特富野高德生老師、塗溝村長、和興社區的阿伯公,他們總是熱心地接待我們,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問候彼此近況以及社區接下來的發展和運作。他們因為藝術駐村的活動拓展了視野,我跟冠印也因此認識這些願意為社區奉獻一己之力的長輩,不禁開始思索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環境藝術行動並非慈善事業,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但卻是個長遠的夢想,需要有心的人持續下去。前面敘述的社區前輩們都是有心人,我發現即使藝術團隊離開社區,部分社區還是有一些居民願意付出。或許這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我總覺得不要太貪心,一個一個影響、一點一滴的付出,比突如其來的外來資源一股腦湧入,結果卻造成社區的消耗要好。
環境藝術行動在十二月成果展後就要結束,屆時我也要離開這裡了,心中除了滿滿的不捨,更覺得應該再做些什麼,事實上,其他助理也跟我一樣有著一份份與社區無法切割的情感。我們擾動一下就要離開,之後呢?工作站的成立雖然帶給我們便利,但是社區中有一個這樣地方居民是受益者嗎?未來會不會因為其他的因素進入這個環境而讓附近的居民生活被干擾甚至導致失去?我想有很多因素在相互影響著。八月初洪爺爺跟我說附近的老樹都被砍了,好可惜阿!其實我也沒注意(因為附近的樹都在我來之前就被砍了),才發現生活有很多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跟失去,因為不知不覺人就不會想要珍惜,想到了才緬懷一下。這讓我想到,我們是不是應該多用些心思去想想「美意」這件事,那不應該是強加的,因為太在乎自己想表達的反而讓我們聽不見,大家的成長背景跟價值觀都不一樣,而怎樣最好呢?我想那必須透過付出、溝通、與傾聽。
結語
再多的不捨也只是情感的羈絆,既然攪動了就順其自然、隨心所至吧(雖然講的很輕鬆,但還是有很多擔心!)真的很感謝民雄工作站附近散步的阿公、阿嬤、徐先生夫婦、洪爺爺、阿翔、老鼠、阿夫、虹妙、瑞亭、洪阿姨,最後套句顏貽晨說的「我是來玩的。」嗯!這半年真的「玩」得很開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