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1日 星期五
塗溝集訓 八月30日 看跳舞免錢啦
今天繼續練[崩崩八八崩崩八-]
大家熟練了之後
可以快一些了
原本我是用兩倍的速度去打KASSA
但是大家變快之後 我必須恢復正常
這樣好聽多了
按照約定的[噓]一聲之後 大家音量降低 速度不變
於是我唱起KASSA的歌[妹阿ㄝ]
這是三十年前恩師Mamady Keita的老歌
沒想到在台灣的農村聽到
四點半之後 我們休息 大家玩起我的鼓

之後, 我們把鼓車去廟前面
準備六點跟跳舞的那團排練一下

地方的廟叫做[南天宮] 不知什麼時候南字不亮了
幾個仕紳討論了很久

但最重要的是 朱瑞松同學(87歲]認為我們打鼓的免費看跳舞 很好!
羅詩淵同學[87歲]這時候跑去跟吳文文說他打鼓手會酸 要改跳舞
個人認為這是在撘訕 十分明顯[忍住不說] 十分不可取[咳咳!]
江明正同學缺課兩次 大家認為他有點跟不上 因此要求放慢速度

我們發現在外面打起來大家很亂
經過討論之後決定下次還是要排成圓形 大家面對面 比較不會錯
大家熟練了之後
可以快一些了
原本我是用兩倍的速度去打KASSA
但是大家變快之後 我必須恢復正常
這樣好聽多了
按照約定的[噓]一聲之後 大家音量降低 速度不變
於是我唱起KASSA的歌[妹阿ㄝ]
這是三十年前恩師Mamady Keita的老歌
沒想到在台灣的農村聽到
四點半之後 我們休息 大家玩起我的鼓
之後, 我們把鼓車去廟前面
準備六點跟跳舞的那團排練一下
地方的廟叫做[南天宮] 不知什麼時候南字不亮了
幾個仕紳討論了很久
但最重要的是 朱瑞松同學(87歲]認為我們打鼓的免費看跳舞 很好!
羅詩淵同學[87歲]這時候跑去跟吳文文說他打鼓手會酸 要改跳舞
個人認為這是在撘訕 十分明顯[忍住不說] 十分不可取[咳咳!]
江明正同學缺課兩次 大家認為他有點跟不上 因此要求放慢速度
我們發現在外面打起來大家很亂
經過討論之後決定下次還是要排成圓形 大家面對面 比較不會錯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東後寮小朋友動畫工作坊~8/28第二天




這是周靈芝在東後寮進行的第二個工作坊,這次還是以小朋友為主.今天也剛好是暑假最後一天,所以小朋友們似乎都有點想把精力耗盡在最後一天似的.不過當然她們的體力是無窮無盡的,倒是我們三個大人的電量快用光了..!
今天的工作坊一開始是由我來帶一個活動,我讓小朋友以抽籤來指定一個基本造型,比如說圓形.然後用接力的方式,每個人都上去添加一個圖案,看最後會變成什麼圖案.而每加一次圖案就拍一張照,整個歷程就會變成一個動畫.
下午為了讓小朋友在暑假前痛快一下,靈芝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小朋友用水槍將顏料噴到紙上,成為一張噴出來的抽象畫!之後又讓小朋友們痛快的來一場水球大戰!果然他們都玩的意猶未盡,直問明天能否在繼續,不過答案當然是不行嚕~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抄紙
颱風來臨前的某一天 照慣例 我和王耀俊在好蕪寮 一邊工作一邊等待村民的造訪 我兒子則是拿著竹劍一下子 削這邊 一下子嫌那邊角度不好要重綁(一付非得要把竹劍作到盡善盡美不罷休的架式) 一下子又跑的不見人影(只能用來無影去無蹤來形容)
不一會兒他又出現了可是這次在他背後竟然多了三個小孩 其中有一對是兄妹 看見我們在工作好像發現新大陸般的歡喜
尤其是哥哥 對我在作的事特別感興趣
在他還沒開始問東問西之前 我兒子就搶先的把抄紙的流程 包括採構樹到樹皮布 鹼煮(或浸泡) 垂打....可以說是巨細靡遺的告訴他們
在他們聽得一愣一愣之際 我也就順勢邀請他們一起來作作看(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於是兄妹兩各抄了一張紙 而且還喜滋滋的約定明天還要來繼續作(他們完全忘了要和我兒子玩的事情一付非常滿意的就回家了) 頓時我的成就感湧了上來 沒想到抄紙對他們的吸引力還蠻大的 讓我燃起一些信心 或許 或許作品完成後可以吸引一些人前來
結果一連有幾天 因為有些事情所以待在好蕪寮的時間斷斷續續 到了第三天這對兄妹突然出現 得知他們天天一早就來找我 卻失望而返 頓時令我感動莫名
抄好的紙能作甚麼呢
讓我們來試試敲拓染吧
首先 去摘一些自己喜歡的花草或葉子吧
將花草在紙上排出喜歡的圖案 然後就 敲 敲 敲
完成了!!!
在工作過程中 我試著去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 由他們東一句西一句的言談中 我試著勾畫出一個大概的輪廓
就是他們的父母親喜歡流連在網咖 母親尤其迷戀 可能爭吵後離家或是被家人趕出門 妹妹(應該還不到五歲吧)非常的想念媽媽....
聽完他們的敘述 在我尚未從悲傷的情緒中恢復的當下 我兒子突然插嘴說: 我長大了也要去網咖 這一驚非同小可 然而我都還沒能從驚嚇中清醒過來時(沒辦法年紀大了反應比較慢) 這對兄妹如數家珍的說了一大堆我聽都沒聽過的網路遊戲 這次換我兒子聽的一愣一愣的
阿~~'''(趕緊將話題岔開 ) 我們來敲樹皮布吧
後記: 由於颱風 上山的路不通以至於在山下停留了一小段時間 再上山就沒看到這兩個小孩了
塗溝村 由奢入儉難 反過來也對 八月29日

今天延續昨天的【繃繃巴巴繃繃巴巴】
打了一下子
大家好像很有自信
“咱現在要打更簡單一點 來 看我打“
【繃繃巴巴繃繃八-|繃繃巴巴繃繃八-]
試試看阿?
阿媽傻了!
“阿謀今罵洗怕七ㄝ丟抹?“
是阿 阿媽, 昨天打八個 今天打七個 是不是很簡單?
阿媽快翻臉了! 【太尬哈ㄗㄨㄟ拉】
沒有很多阿 我只是想給個休止符 大家喘口氣 這樣比較有個段落
可是連阿公都說 這個七下的比較難
因為七下的要停 還要想 下個七下什麼時候切進來
所以連續打八下其實還不難
打七下休息一下 還要照顧到音色
雖然打的少了 可要記的反而多了
我呢 也沒閒著 當場來個KASSA,
KASSA是幾內亞北部節奏, 源於Kouroussa地區, 在所有關於農作的行為中都會用來鼓舞種田耕作的人,例如播種和收割, 有幾個其他的節奏也會同時伴隨著Kassa: Konkoba, Soro, Dubon. 莊稼人在稻田之間工作, 往往需要以kassa來伴隨著, 才得以行走數英里之遠, 在收穫後的慶祝祭典中, 還會演奏由Konkoba衍生出來的Kassaladon.
KASSA的其中一個聲部簡化後是這樣的...
[八--八八-崩崩]
只有打五下
很簡單對吧?
老哥哥們傻眼 好像在說 【我要去烙人!】
在下自然不動聲色
因為......
【免驚拉!這是我學非洲人打給做田人聽的拉】
然後我說了KASSA的典故...
其實眼神上我看到他們很怕聽到我說 【來吆, 鼓棒拿起來!】
所以我還是乖乖的說 免驚,咱一樣的再練一遍!
於是在我偷打了 KASSA在裡面 算是沒有辜負本人台灣曼丁首席種子教練的渾號
(曼丁 Mandingue, 西非的一個族 盛世時期的國王叫做Sunjata Keita, Keita是鐵匠的姓)
不過一個人要對抗十個農藥桶
要大聲一點大家才聽的到
於是一陣用力之後
今天睡前終於以【撒龍趴私】結束手部肌肉按摩
明天下午三點 I'll be back....賣造!!
環境藝術行動之友 -東後寮工作坊參與心得分享
這是第二次有幸到東後寮幫忙,
也是重新認識印象中“小朋友”的機會,
原本一直認為小孩 = 失控、吵鬧、無法理解,
因此帶東後寮工作坊前心理是忐忑不安,
不過五天的工作坊結束後,
東後寮小朋友確實讓我改觀。
也是重新認識印象中“小朋友”的機會,
原本一直認為小孩 = 失控、吵鬧、無法理解,
因此帶東後寮工作坊前心理是忐忑不安,
不過五天的工作坊結束後,
東後寮小朋友確實讓我改觀。
這是他們第一天上課的情形,
靈芝老師讓小朋友分組互相拍攝對方,
出乎意料活動裡小朋友除了維持該有的活潑,
同時又能守規矩的輪流互拍,
雖然偶而會有小朋友跑來說「老師他打我」的失控情況,
但是大部分都是講道理有秩序的孩子,
看他們拿出一慣的姿勢比著YA,
不自覺自己都開心了起來。

工作坊裡有個幾乎全程參與的小朋友叫“永泰”,
每次永泰參加工作坊,
後面一定會出現一位默默看著永泰的先生,
沒錯他是永泰爸爸,
工作坊連續的幾天永泰爸爸都是安靜的坐著或是跟在旁邊到結束,
和我們的交談並不多,
直到最後一天工作坊結束時,
永泰爸爸在活動中突然消失了一段時間,
結束前突然出現,
並且開心的提著一大帶飲料和我說這要請工作坊的所有人喝,
那一刻心理真的很溫暖。
對我而言,
社區最寶貴的應該就是那份濃濃的人情味。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他就是我上次說有點自負的阿伯 八月28日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大埔-下竹田去!!
大埔玩透透part1
在大埔的第二天
大家決定先到坪林窯去晃晃
竹子在大埔可是很重要的經濟作物喔
除了把竹子做成現在最"ㄏㄤ"的竹炭外
連竹子蒸餾時的氣體也可以做成防蚊的"竹醋液"
還有日本人吃拉麵少不了"的筍乾"
在大埔竹子可以說是物盡其用
不運作的竹子切片器.優美的機械線條
你絕對猜不到他在竹炭窯場中的重要
離開竹炭窯
翁媽決定帶大家到雙龍瀑布.又叫情人瀑布
其實名字是大家隨亂取的啦
吼~那我要叫他小黑蚊瀑布
才2天我已經無法再忽視小黑蚊的厲害
其實我們都是拖蒙巴桑的福才能到這兒玩樂啦
他來收音
我們負責努力的玩水啦
大家決定先到坪林窯去晃晃
竹子在大埔可是很重要的經濟作物喔
除了把竹子做成現在最"ㄏㄤ"的竹炭外
連竹子蒸餾時的氣體也可以做成防蚊的"竹醋液"
還有日本人吃拉麵少不了"的筍乾"
在大埔竹子可以說是物盡其用
可惜坪林窯的老闆不在家
只剩冒著白煙的竹炭窯乖乖的看家
高高的坐在窯場的牆緣上看門 滿地的竹炭碎片散落在裝竹炭的廣場上
太陽一曬像是滿地的鑽石發出閃閃的光芒 離開以前偷偷把水壺裝滿老闆放在爐子上的竹炭水吧!!

你絕對猜不到他在竹炭窯場中的重要

翁媽決定帶大家到雙龍瀑布.又叫情人瀑布
其實名字是大家隨亂取的啦
吼~那我要叫他小黑蚊瀑布
才2天我已經無法再忽視小黑蚊的厲害


我們負責努力的玩水啦
訂閱:
文章 (Atom)